搜索
首页 《送李秀才赴婺州招》 见说东阳守,登楼为尔期。

见说东阳守,登楼为尔期。

意思:见说东阳守,上楼给你时间。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送李秀才赴婺州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离别的感慨。 首联“山开江色上,孤赏去应迟”,诗人描绘了山开之后江水色上,表达了独自欣赏的离别之情。这里的“山开”和“江色”象征着自然的美景,而“孤赏”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诗人似乎在告诉读者,即使离别在即,他也无法与他人分享这份美景,只能独自欣赏。 颔联“绿水迎吴榜,秋风入楚词”,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绿水迎接着归来的船只,秋风也吹入了楚地的诗歌中。这里的“绿水”和“秋风”都是秋天的典型景象,而“吴榜”和“楚词”则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这一联的描绘非常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秋天的山水之间。 颈联“猿清独宿处,木落远行时”,诗人笔锋一转,从自然景色转向了人。他描绘了猿猴独宿和树叶飘落的场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这里的“猿清独宿”和“木落远行”都是离别和思念的象征,而“清”和“远”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见说东阳守,登楼为尔期”,诗人以友人的身份表达了对对方的思念和关怀。他告诉对方,听说东阳守要登楼赏景,他也在期待着与对方相见。这里的“东阳守”是对方所在的地方,而“登楼为尔期”则表达了诗人对对方的思念和关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绘和对离别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暗示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富有内涵。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离别的感慨,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开江色上,孤赏去应迟。
绿水迎吴榜,秋风入楚词。
猿清独宿处,木落远行时。
见说东阳守,登楼为尔期。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登楼

    读音:dēng lóu

    繁体字:登樓

    英语:tower - ascending

    意思:(登楼,登楼)

     1.上楼。
      ▶南朝·宋·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登楼为谁思,临江

  • 东阳

    读音:dōng yáng

    繁体字:東陽

    意思:(东阳,东阳)

     1.古邑名。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县境。
      ▶《左传•哀公八年》:“吴师克东阳而进,舍于五梧。”
     
     2

  • 见说

    读音:jiàn shuō

    繁体字:見說

    意思:(见说,见说)

     1.告知,说明。
      ▶晋·张华《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2.犹听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