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汴上》 榆荚青钱飘已尽,月堤流水漭相围。

榆荚青钱飘已尽,月堤流水漭相围。

意思:榆荚青钱吹完了,月堤流水漭相包围。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汴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生动而富有意境的诗。诗人以行云、晴日、林扉、盘花、落雁、饥乌、榆荚、流水等自然景物作为描绘对象,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稍带忧郁的气氛。 首联“天上行云曳白衣,斗衔晴日在林扉。”描绘了天空中的行云和晴日,给人一种高远、晴朗的感觉。“曳白衣”形象地描绘了云朵的流动,而“斗衔晴日”则形象地表现了太阳的光芒。 颔联“盘花落雁惊还起,啄食饥乌趁不飞。”通过描绘落花、惊雁、饥乌等景象,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动和活力。 颈联“榆荚青钱飘已尽,月堤流水漭相围。”中的“榆荚青钱飘已尽”描绘了榆树的荚已经飘落殆尽,而“月堤流水漭相围”则表现了月光下的堤岸和流水,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尾联“征途处处尘随眼,多病长年与世违。”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征途处处尘随眼”描绘了人生旅途中的尘埃和艰辛,而“多病长年与世违”则表现了诗人因多病而与世隔绝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表现了自然界的美好和生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忧郁。诗人的描绘细腻、生动,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人生的艰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上行云曳白衣,斗衔晴日在林扉。
盘花落雁惊还起,啄食饥乌趁不飞。
榆荚青钱飘已尽,月堤流水漭相围。
征途处处尘随眼,多病长年与世违。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榆荚

    读音:yú jiá

    繁体字:榆莢

    英语:elm seeds

    意思:(榆荚,榆荚)
    亦作“榆筴”。
     
     1.榆树的果实。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联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唿榆钱。
     

  • 流水

    读音:liú shuǐ

    繁体字:流水

    短语:湍流 溜 湍

    英语:running water

    意思:
     1.流动的水;活水。
      ▶《诗•小雅•沔水》:“沔彼流

  • 青钱

    读音:qīng qián

    繁体字:青錢

    意思:(青钱,青钱)

     1.即青铜钱。
      ▶唐·杜甫《北邻》诗:“青钱买野竹,白帻岸江皋。”
      ▶《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摸到床上,见一人朝着里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