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县斋》 非因傲吏偏违俗,且喜微邦称不才。

非因傲吏偏违俗,且喜微邦称不才。

意思:不是因为傲吏偏违背习俗,而且喜欢微邦称不称职。

出自作者[明]祝允明的《县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县斋中独坐,暂时澄清内心,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两箭就过去了。夜晚,雨声中思乡梦久,夕阳下门巷中壮心回转。作者自言因为傲吏的称号偏离开了世俗,只是喜欢说自己是个没有才能的人。起身时忽然发现诗中的意境,西南的山色隔着城而来。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孤坐思乡、壮心不已、自谦“不才”的复杂情感。 首联“县斋孤坐暂澄怀,未觉飞光两矢催。”写作者在县斋独坐时的状态和感觉。他暂时整理内心的思绪,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但并没有察觉到光阴如箭,时光飞逝。这一联通过描绘作者的心理状态,表达出作者对时间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珍视。 颔联“夜雨乡关归梦久,夕阳门巷壮心回。”描绘了作者在夜晚听到雨声,想起故乡,梦想到底何时才能归来;夕阳下门巷中,心绪万千,回想起自己的壮志凌云。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颈联“非因傲吏偏违俗,且喜微邦称不才。”是作者的自谦之词。他表示自己并非因为傲吏的称号而远离世俗,而是因为自称为没有才能的人而感到欣喜。这一联通过自谦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作者的高尚品格和自我认知。 尾联“坐起忽惊诗景入,西南山色隔城来。”描述了作者起身时,忽然发现诗中的意境,隔着城而来的西南山色映入眼帘。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县斋独坐时的心理状态、思念故乡、自谦品格以及对诗歌的热爱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作者复杂而丰富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县斋孤坐暂澄怀,未觉飞光两矢催。
夜雨乡关归梦久,夕阳门巷壮心回。
非因傲吏偏违俗,且喜微邦称不才。
坐起忽惊诗景入,西南山色隔城来。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是明朝的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因为右手有六根手指而自号“枝山”,被誉为“枝指生”。祝允明的家族学问渊源,早年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七次会试都未能中选。他的诗文作品不多,但却写得优美精致,展现了其才华横溢的文学天赋。祝允明最著名的成就是书法方面,尤以狂草书法著称,被誉为“祝枝山的字,唐伯虎的画”。

关键词解释

  • 不才

    读音:bù cái

    繁体字:不才

    英语:without capability; unable; incapable

    意思:
     1.没有才能。
      ▶《左传•文公七年》:“此子也才,吾受子之

  • 傲吏

    读音:ào lì

    繁体字:傲吏

    意思:不为礼法所屈的官吏。
      ▶晋·郭璞《游仙》诗:“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
      ▶唐·郎士元《送元诜还丹阳别业》诗:“已知成傲吏,复见解朝衣。”
      ▶宋·陆游《上虞逆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