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一绝句》 白草茫茫走乱沙,边风猎猎动胡笳。

白草茫茫走乱沙,边风猎猎动胡笳。

意思:白草茫茫跑乱沙,边风打猎打猎活动胡笳。

出自作者[明]王鏊的《十一绝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壮丽的边塞风光,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诗中的每一句都富有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感情。 首句“白草茫茫走乱沙”,以白草和乱沙两个元素描绘出边塞的苍茫和荒凉,给人一种无尽的广阔和无边的寂寥感。“走”字的使用,给静态的草原和沙地赋予了动态,仿佛这些自然元素也在荒芜的沙漠中疾行。 次句“边风猎猎动胡笳”,以“边风”和“胡笳”两个典型的边塞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边塞的气氛。“猎猎”形容风声猛烈,令人感受到边塞的艰苦和冷酷。而“胡笳”的哀怨声音则在这种荒凉的环境中愈发显得孤独和凄凉。 最后两句“燕山台殿虽然好,宣府元来我是家”,诗人以燕山的台殿和宣府作为对比,表达了虽然燕山台殿美好,但宣府才是我的真正的家。“元来”二字,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感情,描绘了边塞的风光,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诗的风格苍劲有力,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草茫茫走乱沙,边风猎猎动胡笳。
燕山台殿虽然好,宣府元来我是家。
作者介绍
王鏊(1450年9月22日-1524年4月14日),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自幼聪颖过人,八岁即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颂其文。

成化十一年(1475年),王鏊考中进士,授翰林编修。他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吏部尚书等职,参与过多次政治改革和军事征战。王鏊主张废丞相制度,设立内阁,以提高政治效率。他还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倡科举制度的改革,促进人才选拔和教育公平。

除了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贡献,王鏊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清新脱俗,充满山水意境,代表作有《看梅》、《水调歌头·游南溪》等。他还是一位书法家和画家,创立了“震泽派”的绘画风格,被誉为“王派”。

关键词解释

  • 胡笳

    读音:hú jiā

    繁体字:衚笳

    英语:hu-chia [Mongolian reed whistle]

    意思: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传说由汉·张骞从西域传入,汉·魏鼓吹乐中常用之。
      ▶汉

  • 白草

    读音:bái cǎo

    繁体字:白草

    英语:white grass

    意思:
     1.牧草。干熟时呈白色,故名。
      ▶《汉书•西域传上•鄯善国》:“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旁国。国出玉,多葭苇、

  • 猎猎

    读音:liè liè

    繁体字:獵獵

    英语:sound of the wind or a fluttering flag

    意思:(猎猎,猎猎)

     1.象声词。
      ▶南朝·宋·鲍照

  • 茫茫

    读音:máng máng

    繁体字:茫茫

    短语:开阔 空旷 广漠 瀚 浩荡 无垠 氤氲 无量 苍茫 浩瀚 无边 广阔 漫无边际 广 浩淼 辽阔 广大 旷 弥漫 一望无际 宽阔 荒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