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幸白鹿观应制》 南山四皓谒,西岳两童迎。

南山四皓谒,西岳两童迎。

意思:南山四皓渴,华山两个迎。

出自作者[唐]李乂的《幸白鹿观应制》

全文创作背景

《幸白鹿观应制》的创作背景与唐高宗的一次出行活动有关。据《唐诗纪事》记载,唐高宗在景龙三年(709年)的十二月十五日曾幸临白鹿观。在此期间,李峤受命应和皇帝的吟咏,从而创作了这首诗。白鹿观是一道教的庙宇,因此诗歌内容与道教和神仙思想有关,描述了观内的神祗、道士的活动以及道教的教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制跸乘骊阜,回舆指凤京。
南山四皓谒,西岳两童迎。
云幄临悬圃,霞杯荐赤城。
神明近兹地,何必往蓬瀛。

关键词解释

  • 西岳

    读音:xī yuè

    繁体字:西岳

    英语:Western Mountain

    意思:(参见西岳)
    亦作“西岳”。
     
     1.即华山。五岳之一。
      ▶《书•舜典》:“西巡狩至于

  • 四皓

    读音:sì hào

    繁体字:四皓

    意思:
     1.指秦末隐居商山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甪,一作角)、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鬚眉皆白,故称商山四皓。
      ▶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高祖以太

  • 南山

    读音:nán shān

    繁体字:南山

    英语:nan

    意思:
     1.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诗•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巖巖。”
      ▶《汉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