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跸乘骊阜,回舆指凤京。 南山四皓谒,西岳两童迎。 云幄临悬圃,霞杯荐赤城。 神明近兹地,何必往蓬瀛。 |
|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充满了浓郁的仙气和飘逸的意境。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令人神往的神仙境界的画面。 首联“制跸乘骊阜,回舆指凤京”,描绘了诗人乘坐车辇,从骊山出发,指向凤凰城。“制跸”二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威严和尊贵,“乘骊阜”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高高在上,飘然欲仙的气势。 颔联“南山四皓谒,西岳两童迎”,运用了典故,以南山四皓和西岳两童来迎接诗人,表现了诗人受到神仙般的尊敬和欢迎,进一步营造了诗中的神仙境界。 颈联“云幄临悬圃,霞杯荐赤城”,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悬圃和霞光万道的赤城,令人感到宛如置身仙境,令人心醉神迷。 尾联“神明近兹地,何必往蓬瀛”,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诗人认为,神明就在此地,不必远去蓬莱、瀛洲等远方的仙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仙气和飘逸之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神仙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