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屏迹》

屏迹山樊避世喧,晚风落日静柴门。
寒泉绕竹通幽圃,小径穿田入别村。
散策微吟霜叶脱,钩帘宴坐碧云翻。
閒中兴味知何晚,绝口名途不更言。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避世的乡村生活,充满了自然、和谐和内心的宁静。诗人通过细腻的景色描写和深沉的内心独白,展示了他的隐居生活和他的精神世界。 首联“屏迹山樊避世喧,晚风落日静柴门。”描绘了诗人隐居的山村景象,避开了世俗的喧嚣,沉浸在晚风和落日的宁静中。这里,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刻画出他屏迹山林的生活状态,显示出他远离世俗喧嚣、享受寂静生活的决心。 颔联“寒泉绕竹通幽圃,小径穿田入别村。”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寒泉、翠竹、幽圃、小径、农田和别村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田园画卷。这两句诗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颈联“散策微吟霜叶脱,钩帘宴坐碧云翻。”诗人以散步沉吟、钩帘坐观的形象,进一步展示了他在这静谧环境中的生活状态。霜叶脱落,碧云翻滚,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尾联“閒中兴味知何晚,绝口名途不更言。”诗人在这句诗中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他在闲暇中品味生活的趣味,不再提及过去的名利之路。这种超脱世俗、享受生活的态度,是诗人在隐居生活中获得的感悟。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诗人的隐居生活和内心世界。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诗歌。
创作背景
《屏迹》这首诗是宋朝诗人刘子翚创作的。其创作背景主要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及个人经历有关。刘子翚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局势动荡,外有金兵入侵,内有权臣弄权,社会混乱。他本人也有着坎坷的经历,曾经多次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子翚创作了《屏迹》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世事的厌倦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关键字: 屏迹 柴门 霜叶
相关诗词
  • 1
    [宋]
    律吕自相召,韶頀不难谐。
    致君泽物,古来何世不须才。
    幸可山林高卧,袖手何妨闲处,醇酒醉朋侪。
    千里故人驾,不怕物情猜。
    秋夜永,更秉烛,且衔杯。
    五年离索,谁谓谈笑豁幽怀。
    况我早衰多病,屏迹云山深处,俗客不曾来。
    此日扫花径,蓬户为君开。
  • 2
    [唐]
    辞天出塞阵云空,雾卷霞开万里通。
    亲受虎符安宇宙,誓将龙剑定英雄。
    残霜敢冒高悬日,秋叶争禁大段风。
    为报南蛮须屏迹,不同蜀将武侯功。
  • 3
    [明]
    屏迹书巢寂寞间,篮舆乘兴远登山。
    山云挟雨忙飞去,不得逍遥共我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