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翰戏墨虽佛事,炊沙作糗成饥嗔。
意思:弄翰戏墨虽然佛事,在沙作模成饥荒生气。
出自作者[宋]郑清之的《灵隐慧上人惠诗为古风以赠》
全文赏析
这首诗《弄翰戏墨虽佛事,炊沙作糗成饥嗔》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书法、绘画、诗歌、禅宗等为切入点,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创作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首两句“弄翰戏墨虽佛事,炊沙作糗成饥嗔。”描绘了两种不同的艺术态度:一种是严肃认真的,一种是游戏笔墨的。前者如佛教仪式中的书法和绘画,后者则像做饭时把沙子当米来做饭,结果只能让人饥饿和生气。这里,诗人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态度,即应该尊重材料,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否则即使再努力,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接下来的四句“不欲诗工与字巧,绪余能夺道之真。”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艺术观。“诗工与字巧”指的是追求技巧和表面的华丽,而“绪余能夺道之真”则强调在艺术创作中,应该注重内在的真实和本质,而不是过分追求技巧和表面的华丽。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艺术的真谛和本质。
最后两句“心宗一了万法具,辨才飞转陶空轮。”是诗人的自我抒发,他表达了自己对于艺术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心宗一了万法具”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思想的领悟,即只有内心清净,才能理解万物的本质。“辨才飞转陶空轮”则表达了作者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才华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艺术和人生的深刻理解,既有对艺术的严肃态度,又有对艺术创造力的赞美。它提醒我们,在艺术创作中,应该尊重材料,注重内在的真实和本质,同时发挥自己的独特才华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