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望南岳》 百王重祀典,赤缫藉玉圭。

百王重祀典,赤缫藉玉圭。

意思:百王重祭祀典礼,赤藻垫玉圭。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望南岳》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敬仰之诗,表达了诗人对匡庐(庐山)、衡岳(衡山)、五岭、三江等山水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首段中,诗人从匡庐来,但觉诸山低,这是对匡庐山的赞美。接着诗人望向衡岳,感慨其云霄与之齐,进一步表达了对衡岳的敬仰之情。诗人又描述了衡岳下的赤蛇蛰伏,上方的朱雀栖息,以及祝融峰的巍峨拔起,紫盖山的深邃迷离,这些都是对山势和山中生态的生动描绘。 随后,诗人将视线转向了南方的大地,五岭、三江在这里显得微不足道,仿佛是在向世人展示大自然的伟大和包容。诗人又描绘了嵩霍山势的巍然,各山之间的相互提携,进一步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人对山水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也体现在对古代祭祀典章的描述中。诗人强调了祭祀的重要性,以及只有通过诚敬的祭祀才能得到神灵的昭格和庇佑。诗人也表达了对古代名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希望他们能够为世人开示云霓,引导人们走向正路。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和对祭祀典章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古代名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对人间正道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从匡庐来,但觉诸山低。
嵯峨望衡岳,云霄与之齐。
下有赤蛇蛰,上有朱雀栖。
仰瞻祝融拔,俯揖紫盖迷。
五岭皆培霡,三江为涔蹄。
巍然南服尊,嵩霍相提携。
封秩崇君称,诸神咸朝。
丹书篆宝册,万古封金泥。
百王重祀典,赤缫藉玉圭。
自非精灵通,牲帛劳焚赍。
余方向远道,无由陟层梯。
苍苍烟霞中,喔喔闻天鸡。
缅思昌黎伯,恭默开云霓。
灵贶自昭格,诚敬良可稽。
斯人久云没,感念徒含凄。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玉圭

    读音:yù guī

    繁体字:玉圭

    意思:亦作“玉珪”。
     古代帝王、诸侯朝聘或祭祀时所持的玉器。
      ▶三国·魏·曹植《辨道论》:“琼蕊玉华,不若玉圭之洁也。”
      ▶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升遐玉圭》:“国朝

  • 祀典

    读音:sì diǎn

    繁体字:祀典

    英语:sacrificial ceremony

    意思:
     1.记载祭祀仪礼的典籍。
      ▶《国语•鲁语上》:“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

  • 百王

    读音:bǎi wáng

    繁体字:百王

    意思:歷代帝王。
      ▶《荀子•不苟》:“百王之道,后王是也。”
      ▶《汉书•董仲舒传》:“盖闻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乐而天下洽和,百王同之。”
      ▶南朝·梁·沈约《光宅

  • 缫藉

    读音:sāo jiè

    繁体字:繅藉

    意思:(缫藉,缫藉)
    玉的衬垫物。
      ▶《周礼•春官•典瑞》:“执镇圭,缫藉五采五就。”
      ▶郑玄注:“缫有五采文,所以荐玉。”
      ▶宋·陆游《寓怀》诗之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