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满庭芳 赠骆先生刘石二先生》 悟彻观天之道,执天行关要,自是交泰。

悟彻观天之道,执天行关要,自是交泰。

意思:悟彻观天之道,掌握自然行关重要,从此交泰。

出自作者[元]马钰的《满庭芳 赠骆先生刘石二先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禅诗,旨在教导人们修行之道,强调内心的平静和超越世俗的智慧。 首先,诗中提到了“莫学奇怪”,这是对那些追求奇怪、神秘或超自然的东西的批评。作者认为,修行应该注重内在的修炼,而不是追求表面的奇特现象。 接着,“无为无作无赛”进一步强调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即不要刻意去做什么,不要过于执着于某种行为或观念。这种思想在佛教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对物质的执着,从而更好地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百不歌中四句,偈内持戒”强调了遵守戒律和持戒的重要性。在佛教中,戒律是修行的基础,它可以帮助人们避免犯错和堕落。 “身心木雕泥捏”形象地描述了人的身体和心灵都是无常的,就像木雕和泥捏的一样,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这强调了修行者应该放下对身体的执着,专注于内心的修炼。 “常宁耐,常宁耐常耐,宁耐宁耐”这句话是对耐心的赞美。修行需要耐心和坚持,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最后,“悟彻观天之道,执天行关要,自是交泰”表达了悟道的重要性。修行者应该通过观察自然之道来领悟真理,并按照这个真理来行事。这样,他们就能达到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佛教修行的重要理念,即通过内心的修炼和坚持,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它鼓励人们放下物质和表面的追求,专注于内在的修炼和成长。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诸公学道,莫学奇怪。
无为无作无赛。
百不歌中四句,偈内持戒。
身心木雕泥捏,遇千魔、万难不采。
常宁耐,常宁耐常耐,宁耐宁耐。
悟彻观天之道,执天行关要,自是交泰。
常处真常常应,常静常在。
真常真欢真乐,现真如、超越三界。
真无坏,真无坏,无坏无坏。

关键词解释

  • 天行

    读音:tiān xíng

    繁体字:天行

    意思:
     1.天体的运行。
      ▶《易•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颖达疏:“行者,运动之称……天行健者,谓天体之行昼夜不息,周而复始,无时亏退。”

  • 悟彻

    读音:wù chè

    繁体字:悟徹

    意思:(悟彻,悟彻)
    亦作“悟澈”。
     佛教谓破迷妄、开真智。亦指觉悟得透彻、彻底。
      ▶《红楼梦》第二二回:“黛玉又道:‘……我还续两句云:无立足境,方是干凈。’宝钗道:‘

  • 交泰

    读音:jiāo tài

    繁体字:交泰

    意思:
     1.《易•泰》:“天地交,泰。”
      ▶王弼注:“泰者,物大通之时也。”言天地之气融通,则万物各遂其生,故谓之泰。后以“交泰”指天地之气和祥,万物通泰。
      ▶汉

  • 行关

    读音:xíng guān

    繁体字:行關

    意思:(行关,行关)
    发出关文。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我们捕厅因常州府盗情事,扳出与你寺干连,行关守提。”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即将杨佥事收下监候,待

  • 要自

    读音:yào zì

    繁体字:要自

    意思:应自;须自。
      ▶《北史•序传•李沖》:“今徙极中天,创居嵩·洛,虽大构未成,要自条纪略举。”
      ▶唐·窦牟《天津晓望因寄呈分司一二省郎》诗:“要自词难拟,繇来画不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