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兴四首》 弦冷玉指寒,含颦待明发。

弦冷玉指寒,含颦待明发。

意思:弦冷玉指寒,含皱等待黎明。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感兴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爱情和人生的无常。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以及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首先,诗中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像云中的凤凰一样高贵而神秘。这位女子被描绘为拥有深奥的智慧和才华,她的言辞婉转而有力,如同猛虎口中的甘言,让人难以抗拒。 接着,诗中描述了主人公对这位女子的深深迷恋。他一睹到她的美和新作,就明白了她的纯洁和高尚,使他无法将她从心中抹去。他回忆起自己曾经追求不死的药,就像奔向空中的嫦娥一样,渴望与她共度一生。 然而,爱情并非总是如人所愿。诗中描述了女子与织女一般的沉默和距离,如同银河一般无法逾越。尽管女子在纱窗下斜倚,主人公却只能在远处默默思念。 诗中还描绘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深深忧虑。他担心雁声会带来秋天的消息,担心相思之泪会汇成大海。他感到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无法把握爱情的方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以及人生的无常和变化。它表达了对爱情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的无奈感慨,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子云吞白凤,遂吐太玄书。
幽微十万字,枝叶何扶疏。
婉娈猛虎口,甘言累其初。
一睹美新作,斯瑕安可除。
昔窃不死药,奔空有嫦娥。
盈盈天上艳,孤洁栖金波。
织女了无语,长宵隔银河。
轧轧挥素手,几时停玉梭。
洞房三五夕,金釭凝焰灭。
美人抱云和,斜倚纱窗月。
沈吟想幽梦,闺思深不说。
弦冷玉指寒,含颦待明发。
朔雁衔边秋,寒声落燕代。
先惊愁人耳,颜发潜消改。
凝云蔽洛浦,梦寐劳光彩。
天边无书来,相思泪成海。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明发

    读音:míng fā

    繁体字:明發

    意思:(明发,明发)

     1.黎明;平明。
      ▶《诗•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朱熹集传:“明发,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二人,父母也。”

  • 冷玉

    读音:lěng yù

    繁体字:冷玉

    意思:指围棋子。
      ▶《镜花缘》第七二回:“紫芝走到围棋那桌。只见燕紫琼同易紫菱对着,手拈冷玉,息气凝神;卞香云同姚芷馨静悄悄的在旁观阵。”参见“冷暖玉”。

  • 玉指

    读音:yù zhǐ

    繁体字:玉指

    意思:
     1.称美人的手指。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之四十一》:“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絃。”
      ▶唐·孟浩然《宴张记室宅》诗:“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