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题》 伯夷耻周粟,促连岂帝秦。

伯夷耻周粟,促连岂帝秦。

意思:伯夷耻周粟,催促连难道皇帝秦。

出自作者[宋]柴随亨的《感题》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通过咏史表达了对古人高尚气节的赞颂,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自身的风范和情怀。 首句“伯夷耻周粟”,典出《史记·伯夷列传》,讲的是伯夷、叔齐兄弟因反对周朝代替商朝,拒绝吃周朝的粮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的故事。这里用以表彰那些坚守气节,不事二主的人。 次句“促连岂帝秦”,则是用战国时楚国琴师促连的故事。促连因不满秦国的暴政,拒绝为秦王演奏,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第三句“清风千载上”,则用“清风”一词来形容这些古人的高尚品格,同时也暗示了这些故事已经流传千年,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最后一句“林下一閒身”,则表达了诗人自身的超脱和闲适之情。诗人以“林下”自比,表现了自己不慕名利,甘愿过清贫生活的志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高尚气节的崇敬,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自身的风范和情怀。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伯夷耻周粟,促连岂帝秦。
清风千载上,林下一閒身。

关键词解释

  • 伯夷

    读音:bó yí

    繁体字:伯夷

    英语:Bo Yi

    意思:
     1.相传为颛顼之师。
      ▶《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
      ▶郭璞注:

  • 帝秦

    读音:dì qín

    繁体字:帝秦

    意思:尊奉秦王为帝。
      ▶战国时秦军围赵都邯郸,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说赵奉秦王为帝,以解邯郸之围。
      ▶齐·鲁仲连晓以利害,终使赵·魏同息此议。事见《战国策•赵策三》。后以屈奉暴君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