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书陆务观所藏阿罗汉像一轴》 大阿罗汉十有六,一一腾空见人足。

大阿罗汉十有六,一一腾空见人足。

意思:大阿罗汉十六,一个腾空见到人的脚。

出自作者[宋]曾几的《书陆务观所藏阿罗汉像一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一种超脱世俗、独坐禅林的罗汉形象,展现了佛教中罗汉的庄严与神秘。 首句“大阿罗汉十有六”点明了诗歌的主人公——十六位大阿罗汉。这些罗汉是佛教中的得道高僧,他们已经断尽了烦恼,获得了解脱。 次句“一一腾空见人足”描绘了这些罗汉腾空而起的神姿,展现了他们超凡入圣的境界。这一句也暗示了这些罗汉具有无边的神力和智慧,能够超越凡人的束缚。 第三句“手持贝叶坐禅林”进一步描绘了罗汉的形象。他们手持贝叶经,坐在禅林中修行。贝叶经是佛教经典的一种,而禅林则是佛教修行的场所,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罗汉修行的场景。 最后一句“称不动尊惟我独”强调了罗汉的尊贵和独特地位。他们被称为“不动尊”,意味着他们已经达到了心如止水的境界,不再受到外界的干扰。而“惟我独”则进一步突显了罗汉的孤独和超脱,他们已经超越了凡人的境界,独自领悟了宇宙的真理。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罗汉的形象和修行场景,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得道高僧的敬仰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阿罗汉十有六,一一腾空见人足。
手持贝叶坐禅林,称不动尊惟我独。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关键词解释

  • 阿罗

    读音:ā luó

    繁体字:阿羅

    意思:(阿罗,阿罗)
    见“阿罗汉”。

    解释:1.见\"阿罗汉\"。

    造句:该结构是由弗兰克-米尔沃德氏设计的,

  • 阿罗汉

    读音:拼音:ā luó hàn

    阿罗汉的解释

    [Arhat] [佛教用语]∶梵语的音译,即得道者、圣者的意思。小乘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佛果;也是对断绝了一切嗜好情6*

  • 腾空

    解释

    腾空 téngkōng

    [rise high into the air;soar] 向天空飞升

    腾空而起

    腾空 téngkōng

    [empty out] 空出来

  • 大阿

    读音:dà ā

    繁体字:大阿

    意思:太阿。
      ▶明·李东阳《童公神道碑铭》:“入登留曹,在六卿列;若操大阿,歷试不折。”
      ▶章炳麟《沈荩哀辞》:“假大阿于晰人兮,享千胡而啖其肺。”参见“太阿”。

  • 罗汉

    读音:luó hàn

    繁体字:羅漢

    短语:菩萨 祖师 佛

    英语:(n) Buddist arhat

    意思:(罗汉,罗汉)

     1.佛教语。梵语Arhat(阿罗

  • 六一

    读音:liù yī

    繁体字:六一

    意思:
     1.见“六一泥”。
     
     2.宋·欧阳修晚年的自号。详“六一居士”。
     
     3.指六一泉。
      ▶宋·苏轼《喜刘景文至》诗:“新堤旧井各无恙,

  • 空见

    读音:kōng jiàn

    繁体字:空見

    意思:(空见,空见)
    谓凭空见及。
      ▶汉·王充《论衡•实知》:“如孔子神而空见始皇、仲舒,则其自为殷后子氏之世,亦当默而知之,无为吹律以自定也。”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