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 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意思:分配给秋潮,没有误双鱼到谢桥。

出自作者[清]纳兰性德的《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是一首优美的短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种深深的寂寞和无奈的情感。 首先,诗的开头“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描绘了一个深夜拨灯、挥毫写信的画面,而“红笺”则暗示了诗中人的孤独和热情。然而,尽管付出了努力,但结果却依旧“无聊”,这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失落。 “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这里的“玉漏”是中国古代的计时器,而“迢迢”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诗中人在漫长的等待和无望的梦中,只能隔着寒冷的空气,与远方的爱人分享他们的情感。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这里描绘了诗中人的心境,就像那在夜雨中挺立的竹子一样坚韧。这里的“修竹”象征着诗中人的高洁和坚韧,“叶叶萧萧”则描绘了夜雨的声响,象征着诗中人的孤独和寂静。 最后,“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这里,“秋潮”象征着诗中人期待的爱人的回应,“双鱼”则常常用来象征书信或情书。诗中人希望秋潮能够带来期待已久的消息,就像谢桥(谢瑶环)上的游人能误入仙境一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表达了诗中人深深的寂寞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坚韧和高洁。这是一首情感深沉、意象丰富的诗篇,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
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
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关键词解释

  • 分付

    读音:fēn fù

    繁体字:分付

    英语:(coll.) to order

    意思:
     1.分别付与。
      ▶《汉书•原涉传》:“宾客争问所当得,涉乃侧席而坐,削牍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

  • 双鱼

    读音:shuāng yú

    繁体字:雙魚

    短语:书简 翰 书 信 鸿雁 书信 鸿 简 缄 鲤鱼 函 信札 笺 札

    英语:Pisces

    意思:(双鱼,双鱼)

  • 秋潮

    读音:qiū cháo

    繁体字:秋潮

    意思:秋季的潮水。
      ▶唐·骆宾王《冬日野望》诗:“灵巖闻晓籁,洞浦涨秋潮。”
      ▶《元史•河渠志二》:“八月以来,秋潮汹涌。”

    解释:1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