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凉夜有怀》 灯尽梦初罢,月斜天未明。

灯尽梦初罢,月斜天未明。

意思:灯都梦开始撤销,月亮在天还没亮。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凉夜有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秋天的夜晚,表达了对季节转换的感慨和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首联“念别感时节,早蛩闻一声”中,“念别”二字点出了诗人正在思念远方的人,“感时节”则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敏感。“早蛩闻一声”通过早蛩(蟋蟀)的叫声,渲染出秋夜的寂静和凄凉。 颔联“风帘夜凉入,露簟秋意生”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风帘动,夜凉侵入,露珠滴在竹席之上,秋意渐浓。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和萧瑟。 颈联“灯尽梦初罢,月斜天未明”则描写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灯火已尽,梦境初醒,月亮西斜,天还未亮。这种朦胧的意境与诗人的思念之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尾联“暗凝无限思,起傍药阑行”作为全诗的高潮,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无限思念。“暗凝”二字形象地表现了思绪的凝聚和沉淀,“起傍药阑行”则是诗人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起身在药栏边徘徊。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夜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和对季节转换的感慨。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语言凝练而生动,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念别感时节,早蛩闻一声。
风帘夜凉入,露簟秋意生。
灯尽梦初罢,月斜天未明。
暗凝无限思,起傍药阑行。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