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日寺居和酬叶次公》 午日猛如焚,清凉爱寺轩。

午日猛如焚,清凉爱寺轩。

意思:中午猛如焚烧,清凉寺轩爱。

出自作者[宋]林逋的《夏日寺居和酬叶次公》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寺庙清凉景象的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午日炙热之下,寺庙内的清静与宁谧。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午日猛如焚”形象地描绘出午日的酷热,犹如烈火焚烧,使人感到焦躁难耐。这样的描述为后文寺庙的清凉做了铺垫。 “清凉爱寺轩”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寺庙清凉之地的喜爱。在炙热的午日,寺庙成为了避暑的好地方,使人感到宁静舒适。 “鹤毛横藓阵,蚁穴入莎根”两句,通过对鹤、藓、蚁穴、莎根的描绘,展现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清静的氛围。 “社信题茶角,楼衣笐酒痕”两句,则描写了寺庙内的生活场景,茶香酒痕,给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感觉。 最后两句“中餐不劳问,笋菊净盘樽”,通过对寺庙中餐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生活的简朴与宁静,笋菊净盘,给人一种清雅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内外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清静与宁谧,表达了诗人对这样的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诗歌语言生动,意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午日猛如焚,清凉爱寺轩。
鹤毛横藓阵,蚁穴入莎根。
社信题茶角,楼衣笐酒痕。
中餐不劳问,笋菊净盘樽。
作者介绍 谢朓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关键词解释

  • 清凉

    读音:qīng liáng

    繁体字:清涼

    英语:cool; cool and refreshing

    意思:(清凉,清凉)

     1.《楚辞•远游》:“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

  • 午日

    读音:wǔ rì

    繁体字:午日

    意思:
     1.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
      ▶晋·周处《风土记》:“午日烹鹜,又以菰叶裹粽黍,以象阴阳相包裹未分也。”
      ▶宋·梅尧臣有《午日》诗。
      ▶清·潘荣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