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楼晚望》 初语燕雏知社日,习飞鹰隼识秋风。

初语燕雏知社日,习飞鹰隼识秋风。

意思:首次对燕雏知道社一天,学习飞老鹰知道秋天的风。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江楼晚望》

全文赏析

这首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是一首描绘湖山美景、抒发诗人情感的佳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精妙的比喻,将湖山的美丽与神秘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先,诗中描绘了湖山的翠色欲滴,如同被翠绿的丝带环绕,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诗人用“结蒙笼”来形容这种翠色,仿佛将湖山笼罩在一片翠绿的雾气之中,增添了神秘感。这种描绘方式既生动形象,又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翠绿的湖山之中。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夕阳下的湖山景色。“汗漫谁游”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湖山的探索欲望。在夕阳的映照下,湖山显得更加神秘而美丽,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在诗的第二段,诗人通过燕子和鹰隼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燕子在春天到来时开始筑巢、孵化,鹰隼则在秋天开始练习飞翔,这些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阶段。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 在诗的第三段中,诗人描绘了湖山的壮丽景色。“波摇珠树”比喻湖水在阳光下闪烁的样子,如同千寻的宝树在摇曳生姿;“山凿金陵”则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的景象。这些生动的比喻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登楼怀古的感慨。“不欲登楼更怀古”一句,暗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在夕阳下,诗人看到江上的飞鸿,不禁想起了那些已经消逝的历史人物和故事。这种感慨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精妙的比喻,展现了湖山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初语燕雏知社日,习飞鹰隼识秋风。
波摇珠树千寻拔,山凿金陵万仞空。
不欲登楼更怀古,斜阳江上正飞鸿。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燕雏

    读音:yàn chú

    繁体字:燕雛

    意思:(燕雏,燕雏)
    幼小的燕子。
      ▶唐·杜牧《江楼晚望》诗:“初语燕雏知社日,习飞鹰隼识秋风。”
      ▶元·无名氏《符金锭》第一摺:“你看那绿柳低垂,燕雏成对。”

  • 社日

    读音:shè rì

    繁体字:社日

    英语:community day

    意思: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间或有四时致祭者。
      ▶周代本用甲日,汉至唐各代不同。
      ▶

  • 鹰隼

    读音:yīng sǔn

    繁体字:鷹隼

    意思:(鹰隼,鹰隼)
    鹰和雕。泛指勐禽。
      ▶《礼记•月令》:“﹝季夏之月﹞行冬令,则风寒不时,鹰隼蚤鸷,四鄙入保。”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鹰隼乏采

  • 秋风

    读音:qiū fēng

    繁体字:秋風

    英语:autumn wind

    意思:(秋风,秋风)

     1.秋季的风。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