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亨杞下第作诗示之》 进修专在已,得失尽由人。

进修专在已,得失尽由人。

意思:进修专门在已,得失完全由人。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亨杞下第作诗示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积极、坚韧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对人生价值与道德品质的坚守。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 “清白君家旧,文章时态新”:诗人赞美对方的家族有清白的名誉,而文章则具有新颖的时代感。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尊重。 * “何妨偶蹉跌,未必遂沉沦”:诗人认为偶尔的挫折并不妨碍一个人的进步,失败不会让人陷入绝望。这展示了诗人坚韧乐观的人生态度。 * “莫叹科名晚,惟忧道谊贫”:诗人劝诫人们不要叹息成功来得太晚,而应该更担心道德品质的贫乏。这反映了诗人对道德品质的重视。 * “进修专在已,得失尽由人”:诗人强调个人的进步主要取决于自己,而成功或失败则交由命运来决定。这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但又不失豁达的人生态度。 * “孝友亦为政,箪瓢足养亲”:诗人认为孝顺和朋友也是政治的一种表现形式,简单的生活也能养活亲人。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美德和家庭价值观的坚守。 * “那将少年泪,容易辄伤春”:诗人劝诫年轻人不要轻易流泪,不要因为感情的波动而影响到对生活的热爱。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积极的价值观和坚韧的人生态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德和道德品质的坚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清白君家旧,文章时态新。
何妨偶蹉跌,未必遂沉沦。
莫叹科名晚,惟忧道谊贫。
进修专在已,得失尽由人。
孝友亦为政,箪瓢足养亲。
那将少年泪,容易辄伤春。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进修

    读音:jìn xiū

    繁体字:進修

    短语:自学 自修 自习

    英语:advanced studies

    意思:(参见进修,进脩)

    近义词:

  • 得失

    读音:dé shī

    繁体字:得失

    短语:利害 利弊

    英语:gain and loss

    意思:
     1.得与失。犹成败。
      ▶《管子•七臣七主》:“故一人之治乱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