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孙武篇》 岂知孙武子,自欲逞威权。

岂知孙武子,自欲逞威权。

意思:怎么知道孙武子,自己想实现权力。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孙武篇》

全文创作背景

《孙武篇》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它以赞美孙武的才华和军事才能为主题。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蔡襄本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蔡襄生活在北宋时期,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孙武篇》正是蔡襄在赞美孙武这位古代军事家的才华时所创作的。 孙武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被誉为兵圣。他是春秋时期吴国的一位将领,也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之一,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引用。 在《孙武篇》中,蔡襄通过赞美孙武的军事才能和智慧,表达了对这位伟大军事家的敬仰之情。诗中写道:“孙武论兵,千古独步。”这句话强调了孙武在军事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同时,诗中还提到了孙武的忠诚和勇敢,如“忠肝义胆”等词句,进一步突显了孙武的品质。 总的来说,《孙武篇》是一首充满敬意和赞美的诗歌,它展示了蔡襄对孙武这位伟大军事家的敬仰之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蔡襄本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反映了他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入官无所解,因笑得君怜。
岂知孙武子,自欲逞威权。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孙武

    读音:sūn wǔ

    词语解释

    ⒈  孙武。亦称“孙子”。春秋末期军事家。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博兴)人。曾以所著《兵法》十三篇见吴王,被吴王重用为将。与伍子胥一起共佐吴王实施破楚击越,尔后争夺中原之方略,使吴成为一隅之霸。其军事思想丰富而深邃,并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

  • 威权

    读音:wēi quán

    繁体字:威權

    意思:(威权,威权)

     1.威势和权力。
      ▶《管子•法法》:“法重于民,威权贵于爵禄。”
      ▶《汉书•艺文志》:“《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