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莱公泉》 二相南行至道初,记名留咏在精庐。

二相南行至道初,记名留咏在精庐。

意思:两个相南行到道初,记下名字留下吟咏在精庐。

出自作者[宋]崔峄的《莱公泉》

全文创作背景

《莱公泉》是宋朝诗人崔峄的一首诗。该诗的创作背景与莱公,即宋朝名相寇准,有关。寇准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曾被流放到雷州。他在雷州时,发现了一处甘泉,即为“莱公泉”。 崔峄的这首诗就是以此为背景,赞美了寇准的高尚品质,同时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于正直忠诚、敢于直言的官员的敬意。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风尚和价值观,即对清廉官员的敬仰和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二相南行至道初,记名留咏在精庐。
甘泉不洗天崖恨,留与行人鉴覆车。

关键词解释

  • 记名

    读音:jì míng

    繁体字:記名

    短语:签到 登录 报到

    英语:put down one\'s name

    意思:(记名,记名)

     1.记载姓名。

  • 行至

    读音:xíng zhì

    繁体字:行至

    意思:I
    到达。
       ▶《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行至十岁来,五经三史,无所不通。”
    II
    谓行为臻于至善之境。
       ▶《荀子•子道》:“言要则知

  • 至道

    引用解释

    1.指最好的学说、道德或政治制度。《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表记》:“道有至,义有考。至道以王,义道以霸,考道以为无失。” 郑玄 注:“此读当言‘道有至,有义,有考’,字脱一有耳。” 陈澔 集说引 应氏 曰:“至道,即仁也。至道浑而无迹,故得其浑全精粹以为王。” 晋 陆机 《演

  • 精庐

    读音:jīng lú

    繁体字:精廬

    意思:(精庐,精庐)

     1.学舍,读书讲学之所。
      ▶《后汉书•姜肱传》:“盗闻而感悔,后乃就精庐,求见徵君。”
      ▶李贤注:“精庐即精舍也。”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