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伯寿兄中秋玩月》 中秋自古月华好,何况浮云扫碧天。

中秋自古月华好,何况浮云扫碧天。

意思:中秋自古月光好,何况浮云掠过蓝天。

出自作者[宋]喻良能的《次韵伯寿兄中秋玩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中秋夜月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深深喜爱和感慨。 首句“中秋自古月华好”,直接点明主题,即中秋的月亮自古以来就特别美丽。诗人用“好”字描绘出月亮的明亮和美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何况浮云扫碧天”,这句诗描绘了中秋夜的另一特点,即天空的清澈,云彩的稀少。这句诗进一步强化了月亮的美丽,使读者更加感受到中秋夜的美妙。 “不比寻常三五夕,须知潋滟十分圆”,这两句诗表达了中秋月圆的特殊意义。通常人们认为,中秋之月是最圆的,不同于其他月份,它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诗人通过强调这一点,表达了对中秋月的深深喜爱和赞美。 “画檐影转犹宜饮,银汉辉斜未忍眠”,这两句诗描绘了中秋夜的另一个特点,即画檐下的影子随着月光而移动,人们在这样的美景中饮酒赏月,流连忘返。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月亮的依依不舍,不忍心就这样离开它。 最后,“却忆年时今夜里,独将醒眼对婵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中秋之夜的回忆,那时他独自醒着,欣赏着美丽的月亮。这里诗人通过月亮来表达他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惜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深深喜爱和感慨。它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让人感受到中秋之夜的美好和特殊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中秋自古月华好,何况浮云扫碧天。
不比寻常三五夕,须知潋滟十分圆。
画檐影转犹宜饮,银汉辉斜未忍眠。
却忆年时今夜里,独将醒眼对婵娟。

关键词解释

  • 古月

    读音:gǔ yuè

    繁体字:古月

    意思:胡字的隐语。指胡人。
      ▶《晋书•苻坚载记下》:“谶云:‘古月之末乱中州,洪水大起健西流,惟有雄子定八州。’”唐·李白《司马将军歌》:“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臺。”
      ▶顾炎武

  • 碧天

    读音:bì tiān

    繁体字:碧天

    意思:青天;蓝色的天空。
      ▶晋·王羲之《兰亭》诗:“仰视碧天际,俯瞰绿水滨。”
      ▶唐·薛用弱《集异记•蔡少霞》:“碧天虚旷,瑞日瞳眬。”
      ▶前蜀·毛文锡《巫山一段

  • 华好

    引用解释

    美好;精美。《旧唐书·郑覃传》:“此炉始亦华好,用之既久,乃无光彩。”《宋史·季陵传》:“器械不取其坚利,取其华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宫梦弼》:“由是赎田产,市奴僕,门庭华好过昔日。”

    读音:huá hǎo

  • 中秋

    读音:zhōng qiū

    繁体字:中秋

    英语:(N) Mid-Autumn Festival

    意思:I
    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亦称“中秋节”。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七:“中秋三五

  • 自古

    读音:zì gǔ

    繁体字:自古

    英语:(since) ancient times

    意思:
     1.从古以来。
      ▶《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
      ▶《论

  • 月华

    读音:yuè huá

    繁体字:月華

    英语:lunar corona

    意思:(月华,月华)

     1.月光,月色。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王微<养疾>》:“清阴往来远,月华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