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元使君舂陵行》 致君唐虞际,纯朴忆大庭。

致君唐虞际,纯朴忆大庭。

意思:致君尧舜时期,纯朴回忆大庭。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同元使君舂陵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遭遇战乱、疾病缠身,以及对元道州的敬仰和感激之情的诗。 首段描述了作者自身的困境,由于战乱导致头发变白,疾病不断,在江汉之地艰难前行。这表达了作者在战乱时期的无奈和痛苦。 中间部分,作者赞扬了元道州的才华和忧国忧民之心,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感受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元道州的感激之情,认为他的作品是国家的重要支柱。 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对元道州的高度敬仰和感激之情,希望他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为国家效力。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民生问题的关注,希望能够减轻人民的负担,让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元道州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民生问题的关注。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遭乱发尽白,转衰病相婴。
沈绵盗贼际,狼狈江汉行。
叹时药力薄,为客羸瘵成。
吾人诗家秀,博采世上名。
粲粲元道州,前圣畏后生。
观乎舂陵作,欻见俊哲情。
复览贼退篇,结也实国桢。
贾谊昔流恸,匡衡常引经。
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
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致君唐虞际,纯朴忆大庭。
何时降玺书,用尔为丹青。
狱讼永衰息,岂唯偃甲兵。
凄恻念诛求,薄敛近休明。
乃知正人意,不苟飞长缨。
凉飙振南岳,之子宠若惊。
色阻金印大,兴含沧浪清。
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
肺枯渴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致君

    读音:zhì jūn

    繁体字:緻君

    意思:谓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之主。
      ▶《墨子•亲士》:“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宋·

  • 大庭

    读音:dà tíng

    繁体字:大庭

    英语:[法] curia magna

    意思:亦作“大廷”。
     
     1.外朝之廷。
      ▶《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

  • 纯朴

    读音:chún piáo

    繁体字:純樸

    英语:simple; honest; unsophisticated

    意思:(纯朴,纯朴)
    见“纯朴”。

    近义词:

  • 唐虞

    读音:táng yú

    繁体字:唐虞

    意思: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
      ▶《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史记•汲郑列传》:“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