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侍读常尚书绝句六首》 制酒何曾把巨觥,抛书不复对寒檠。

制酒何曾把巨觥,抛书不复对寒檠。

意思:制酒何曾把大杯,抛开书不再回答寒矫正。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送侍读常尚书绝句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以及对建立太平盛世的热切期盼。 首句“制酒何曾把巨觥”,用“制酒”指酿酒,而“巨觥”则是一种大酒杯,借以表达酒宴之豪奢。然而诗人却表示自己从未在这样的酒宴中畅饮,这似乎暗示着诗人对这种奢靡生活的不屑一顾。 “抛书不复对寒檠”一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奢华生活的淡漠,以及对清寒简朴生活的向往。“抛书”表示不再读书,“寒檠”则指简陋的读书灯。 “老儒愿忍须臾死,要看诸贤起太平”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期望。诗人自比为一位老儒,愿意忍受一时的痛苦和死亡,只为了见证并参与一场太平盛世的建设。这里的“诸贤”可能是指当时的政治精英,也可能是指有志于改革、有志于国家的人。诗人希望他们能够崛起,建立太平盛世。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奢华生活的不屑,对清寒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太平盛世的热切期盼。诗人的决心和期望,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这种情感表达得深沉而热烈,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制酒何曾把巨觥,抛书不复对寒檠。
老儒愿忍须臾死,要看诸贤起太平。
作者介绍 徐玑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何曾

    读音:hé zēng

    繁体字:何曾

    英语:did ever

    意思:
     1.为何,何故。
      ▶《孟子•公孙丑上》:“尔何曾比予于管仲?”赵岐注:“何曾,犹何乃也。”
      ▶宋玉《九

  • 寒檠

    读音:hán qíng

    繁体字:寒檠

    意思:犹寒灯。
      ▶北周·庾信《对烛赋》:“莲帐寒檠窗拂曙,筠笼薰火香盈絮。”
      ▶宋·刘克庄《得曾景建书》诗:“何日断原荒涧畔,一间茅屋对寒檠。”
      ▶明·王世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