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满庭芳 赠权知微》 玉性如珠似印,灿烂光明。

玉性如珠似印,灿烂光明。

意思:玉性如珠似印,灿烂光明。

出自作者[元]马钰的《满庭芳 赠权知微》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一种独特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哲学思考和对生活的理解。这首诗的主题是“绝利忘名”,这是一种对物质追求的超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它强调了自我认知和自我解脱的重要性。 首先,诗的开头,“因何绝利,为甚忘名。”这句话表达了对物质利益的超越和对名声的淡漠。这里的“利”可以理解为物质利益,而“名”则可以理解为名声、地位等社会认可。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追求这些呢?为什么要为了这些而放弃自我呢? 接着,“曾观五岳真形。”这句话引入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理解,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诗人可能借此比喻世界的真实形态。 “玉性如珠似印,灿烂光明。”这里诗人用玉石和珍珠的形象来比喻世界的本质,它如同一颗闪耀的明珠,灿烂光明。这表达了诗人对世界本源的理解,即世界是美丽而光明的。 “从斯假躯识破,便灰心、更不劳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理解,他认为只有当我们认识到生命的虚幻和短暂,才能对生活失去热情,不再被物质利益所驱使。 “寻出路,恐灵光一点,落在迷坑。”这里,“出路”可能指的是解脱之道,“灵光一点”可能指的是真理或智慧,“迷坑”则可能指的是物质世界的诱惑和困境。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寻找出路的渴望,他害怕真理和智慧会陷入物质的陷阱。 “割断攀援爱念,搜玄妙,无中捉个为凭。”这句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摆脱物质欲望的决心,他希望通过割断攀援的爱欲,去探索那些超越物质世界的奇妙之处。 “静静清清湛湛,杳默昏冥。”这里,“静静”、“清清”、“湛湛”、“杳默”等词可能都是形容一种超脱的状态,“昏冥”则可能是指物质世界的混沌。这句话描绘了一种超越物质、超越感官的状态。 “功成七还九转,挂仙裳、鹤羽轻轻。”在这里,“七还九转”可能指的是修炼的过程,“仙裳鹤羽”则可能指的是超脱后的形象,如神仙一般。这句话描绘了诗人修炼成功后的状态,他摆脱了物质的束缚,成为了超脱的仙人。 最后,“朝元去,指瑶台阆苑云行。” “朝元”可能指的是朝向真理或超越,“瑶台阆苑”则可能指的是神仙的世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最终的目标,他要去超越物质世界,进入神仙的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深意,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超越的追求。它鼓励我们超越物质的束缚,去寻找真正的自我和真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因何绝利,为甚忘名。
曾观五岳真形。
玉性如珠似印,灿烂光明。
从斯假躯识破,便灰心、更不劳生。
寻出路,恐灵光一点,落在迷坑。
割断攀援爱念,搜玄妙,无中捉个为凭。
静静清清湛湛,杳默昏冥。
功成七还九转,挂仙裳、鹤羽轻轻。
朝元去,指瑶台阆苑云行。

关键词解释

  • 光明

    读音:guāng míng

    繁体字:光明

    短语:焕 灿 光芒万丈 亮 炯 亮堂堂 通明 晔 烁 皓 明朗 明 煌

    英语:promising

    意思:

  • 灿烂

    读音:càn làn

    繁体字:燦爛

    短语:明晃晃

    英语:glitter

    意思:(灿烂,灿烂)

     1.明亮貌;鲜明貌。
      ▶《文选•张衡<东京赋>》:“

  • 玉性

    读音:yù xìng

    繁体字:玉性

    意思:喻坚贞的品性。
      ▶唐·孟郊《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诗:“松色不肯秋,玉性不可柔。”
      ▶唐·白居易《和思归乐》:“在火辨玉性,经霜识松贞。”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