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南安余宰题翠阴亭致爽轩二首》 溪光山色两幽深,更结新亭倚翠林。

溪光山色两幽深,更结新亭倚翠林。

意思:溪光山色两深,又结新亭倚翠林。

出自作者[宋]黄公度的《和南安余宰题翠阴亭致爽轩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联“溪光山色两幽深,更结新亭倚翠林”,诗人以清新自然的环境为背景,构建了一个新的亭子,倚靠在翠绿的树林中,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溪光山色相互映衬,幽深而美丽,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 颔联“老木参天烟漠漠,虚檐挂日影沉沉”,诗人描绘了老树参天、烟雾缭绕的景象,以及虚檐下阳光透过影子深深的感觉。这些意象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的美妙和时间的流转。 颈联“三年此地留乔舄,六月凉风飒楚襟”,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这里度过了三年的时光,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凉风飒飒,襟袖生凉,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生活的喜爱和留恋。 尾联“趁取公馀急行乐,人生容易二毛侵”,诗人提醒自己要抓紧时间享受生活,不要让白发过早地出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珍视和对时间的感慨。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抓紧行乐,不要让岁月匆匆流逝。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溪光山色两幽深,更结新亭倚翠林。
老木参天烟漠漠,虚檐挂日影沉沉。
三年此地留乔舄,六月凉风飒楚襟。
趁取公馀急行乐,人生容易二毛侵。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关键词解释

  • 溪光

    读音:xī guāng

    繁体字:溪光

    意思:指溪流的水色。
      ▶唐·杜牧《题白苹洲》诗:“山鸟飞红带,亭薇拆紫花。溪光初透彻,秋色正清华。”
      ▶宋·谢逸《南歌子》词:“雨洗溪光净,风掀柳带斜。”
      ▶清

  • 新亭

    读音:xīn tíng

    繁体字:新亭

    英语:Sinjeong

    意思:亭名。故址在今江苏省·江宁县南。
      ▶三国·吴建,名临沧观。
      ▶晋安帝·隆安中丹阳尹司马恢之重修,名新亭。

  • 山色

    读音:shān sè

    繁体字:山色

    英语:scene of mountains

    意思:山的景色。
      ▶唐·岑参《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欧阳修《

  • 深更

    读音:shēn gēng

    繁体字:深更

    意思:深夜。
      ▶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丙寅十月十八日,夜大风,深更秉烛书。”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断不料姑娘你就肯这等远路深更赶来救我这条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