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镜是无心物,物到皆知丑与妍。
意思:民间镜子是没有心物,物到都知道丑与美。
出自作者[宋]姚勉的《镜斋相士求诗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镜”,它以镜为象征,表达了对明净、公正之心的赞美,以及对发现和识别贤才的期待。
首句“人间镜是无心物,物到皆知丑与妍”中,“人间镜”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比喻,象征公正无私、毫无偏见的眼睛。这种眼睛没有偏见,无论何物,都能真实地反映其本来的丑与美。这表达了一种公正无私、真实无妄的道德追求。
“欲得一双如镜眼,中书堂里坐搜贤”一句中,“如镜眼”是对那种无偏见、明察秋毫的眼睛的进一步描绘。诗人渴望拥有一双这样的眼睛,以便在中书堂里坐视世界,发现和搜求贤能之人。这表达了诗人对公正无私、识人用人的政治环境的期待,以及对贤才的尊重和寻找。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远。它通过象征性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公正无私、真实无妄的道德追求,以及对发现和识别贤才的期待。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有一双明镜般的眼睛,去发现和尊重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事。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公正、真实和识人用人的赞美,以及对发现和尊重贤才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