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历半空心悄怆,岸巾徐步发飕飀。
意思:已经历半空中心里充满悲伤,岸巾慢慢发飕飀。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追凉至安隐寺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枕石漱流的环境中,心境清凉,无所他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自然的静谧与凄美,以及人在此环境中的感受。
首句“枕石何妨更漱流,一凉之外岂他求。”描绘了诗人枕着石头,让流水洗漱的场景,表现出诗人追求清凉的心境,没有其他更多的需求。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简朴与满足。
颔联“寺楼无影月卓午,桥树有声风变秋。”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与凄美。寺楼的影子在月光下消失,桥边的树木在风中作响,秋天的气息渐渐变浓。这些描绘细致入微,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颈联“残历半空心悄怆,岸巾徐步发飕飀。”诗人通过“残历半空”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而“心悄怆”则表现了诗人对此的感慨与悲伤。诗人用“岸巾徐步”描绘了自己在岸边漫步的形象,而“发飕飀”则形象地表达了秋风的冷冽。
尾联“定知从此清宵梦,常在沙边伴白鸥。”诗人通过自己的想象,表达了对未来的预期。诗人预计在清冷的夜晚,自己的梦将常常出现在沙滩边,与白鸥相伴。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自身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人在追求清凉的心境中,表现出了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时间的流逝和自身的感慨,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