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追凉至安隐寺前》

枕石何妨更漱流,一凉之外岂他求。
寺楼无影月卓午,桥树有声风变秋。
残历半空心悄怆,岸巾徐步发飕飀。
定知从此清宵梦,常在沙边伴白鸥。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枕石漱流的环境中,心境清凉,无所他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自然的静谧与凄美,以及人在此环境中的感受。 首句“枕石何妨更漱流,一凉之外岂他求。”描绘了诗人枕着石头,让流水洗漱的场景,表现出诗人追求清凉的心境,没有其他更多的需求。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简朴与满足。 颔联“寺楼无影月卓午,桥树有声风变秋。”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与凄美。寺楼的影子在月光下消失,桥边的树木在风中作响,秋天的气息渐渐变浓。这些描绘细致入微,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颈联“残历半空心悄怆,岸巾徐步发飕飀。”诗人通过“残历半空”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而“心悄怆”则表现了诗人对此的感慨与悲伤。诗人用“岸巾徐步”描绘了自己在岸边漫步的形象,而“发飕飀”则形象地表达了秋风的冷冽。 尾联“定知从此清宵梦,常在沙边伴白鸥。”诗人通过自己的想象,表达了对未来的预期。诗人预计在清冷的夜晚,自己的梦将常常出现在沙滩边,与白鸥相伴。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自身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人在追求清凉的心境中,表现出了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时间的流逝和自身的感慨,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
诗词关键字: 徐步
相关诗词
  • 1
    [宋]
    问学要根柢,文章忌雷同。
    字求反切当,义用训诘通。
    纵之逼论剑,收之入檀弓。
    平生苦我心,不如作一农。
    林羊潇洒侯,川上赤鯶公。
    姑从贤者乐,勿笑鄙夫空。
    秋宵引佳月,暑昼追凉风。
    如此了一生,我其塞上翁。
  • 2
    [元]
    停桡严濑画桥边。
    水涓涓。
    鹭翩翩。
    午热追凉,穿竹强留连。
    无奈日欲暝,吹短笛,*新蝉。
    家山只在水家源。
    隔云天。
    恨萦牵。
    愿得甘霖,逐日*归船。
    惟有紫阳溪山月,随着我,伴愁眠。
  • 3
    [宋]
    软尘飞不到,过微雨、锦机张。
    正荫绿池幽,交枝径窄,临水追凉。
    宫妆。
    盖罗障暑,泛青苹、乱舞五云裳。
    迷眼红绡绛彩,翠深偷见鸳鸯。
    湖光。
    两岸潇湘。
    风荐爽、扇摇香。
    算恼人偏是,萦丝露藕,连理秋房。
    涉江。
    采芳旧恨,怕红衣、夜冷落横塘。
    折得荷花忘却,棹歌唱入斜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