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一百零二首》 钵盂盛世界,拄杖搅沧溟。

钵盂盛世界,拄杖搅沧溟。

意思:钵盂大世界,拄着手杖搅拌大海。

出自作者[宋]释慧远的《偈颂一百零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钵盂盛世界,拄杖搅沧溟》以其生动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独特理解。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诗中的“钵盂”和“拄杖”是佛教中常用的象征,钵盂象征着包容一切的佛法,而拄杖则代表着禅定和悟道。诗人以此为引,表达了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鱼龙俱削迹,佛祖也逃形。”这两句诗描绘了佛教中“空”的境界,鱼龙消逝,佛祖也隐匿形迹,象征着一切皆空,无我无物,无生无死。这是一种超越世俗纷扰,达到内心平静的境界。 “日午全机现”一句,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佛法如日中天,普照万物的景象。午时是白天的一半,象征着佛法已经发展到极致,无所不包。 “乌沉未出轮”一句,诗人用乌鸦的形象来比喻世界的轮回和因果报应。乌鸦在黄昏时沉没在夕阳中,而轮则象征着因果报应的无尽循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因果报应的理解和思考。 最后,“秋高山月白,春至烧痕青。”两句诗描绘了四季更迭,万物生长的自然景象。月白映照在高山上,烧痕青翠在春天显露出来,象征着佛教中无常、无我的理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佛教中的空、因果报应、自然景象等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对佛教哲理的独特见解。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其对佛教哲理的独特理解,令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钵盂盛世界,拄杖搅沧溟。
鱼龙俱削迹,佛祖也逃形。
日午全机现,乌沉未出轮。
秋高山月白,春至烧痕青。

关键词解释

  • 拄杖

    读音:zhǔ zhàng

    繁体字:拄杖

    意思:
     1.执持。
      ▶三国·魏·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
     
     2.支撑着拐杖。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 钵盂

    读音:bō yú

    繁体字:缽盂

    短语:

    英语:alms bowl

    意思:(钵盂,钵盂)
    僧人的食器。亦指传法之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 世界

    读音:shì jiè

    繁体字:世界

    短语:圈子 领域 小圈子 天地 园地

    英语:world

    意思:
     1.佛教语,犹言宇宙。世指时间,界指空间。
      ▶《

  • 盛世

    读音:shèng shì

    繁体字:盛世

    英语:flourishing age; heyday

    意思:兴盛的时代。
      ▶《后汉书•崔骃传》:“何天衢于盛世兮,超千载而垂绩。”
      ▶宋·王

  • 沧溟

    读音:cāng míng

    繁体字:滄溟

    英语:the deep blue sea

    意思:(沧溟,沧溟)

     1.大海。
      ▶《汉武帝内传》:“诸仙玉女,聚居沧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