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三月二十五日喜雨》 今无雷电已滂然,好在三公莫忧责。

今无雷电已滂然,好在三公莫忧责。

意思:现在没有雷电已经满面,喜欢在三公没有责任。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三月二十五日喜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旱雨”和“驱龙”。诗人在接受委吏的任务后,当晚看到了深一尺的旱雨,使他认识到“穷困”与“草莱”的相似性,以及驱逐龙需要霹雳般的行动。最后,他表示即使现在没有雷电,也已经下起了滂沱大雨,希望三公不要担忧。 首联“初为委吏承命书,是夜旱雨深一尺”,诗人描述了自己接受委任去管理会计事务,当晚就看到了深一尺的旱雨。委吏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国家财政事务。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委吏工作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描绘了当晚的奇异天气。 颔联“乃知穷困同草莱,隔岁焦枝有时涤”,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穷困”与“草莱”的相似性的理解。这里的“穷困”可以理解为生活的艰难困苦,“草莱”则象征着平凡、无足轻重。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只要努力奋斗,总会有改变的一天。颈联“向闻乖龙池底藏,驱逐肯行须霹雳”,诗人引用了传说中的故事,表达了对驱逐龙的决心和信心。这里暗示了诗人有驱逐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尾联“今无雷电已滂然,好在三公莫忧责”,诗人表示即使现在没有雷电,也已经下起了滂沱大雨,希望三公不要担忧。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三公的安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旱雨”和“驱龙”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未来的信心。诗人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使人感受到他的智慧和勇气。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初为委吏承命书,是夜旱雨深一尺。
乃知穷困同草莱,隔岁焦枝有时涤。
向闻乖龙池底藏,驱逐肯行须霹雳。
今无雷电已滂然,好在三公莫忧责。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三公

    读音:sān gōng

    繁体字:三公

    英语:San Kung

    意思:
     1.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

  • 雷电

    读音:léi diàn

    繁体字:雷電

    短语:打雷 霹雳

    英语:thunderbolt

    意思:(雷电,雷电)

     1.打雷和闪电。
      ▶《书•金縢》:“

  • 好在

    读音:hǎo zài

    繁体字:好在

    英语:(adv) luckily

    意思:
     1.安好。多用于问候。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子恭苏,问家中曰:‘许侍郎好在否?’”唐·杜甫《送

  • 在三

    读音:zài sān

    繁体字:在三

    意思:《国语•晋语一》:“‘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则致死焉。”
      ▶韦昭注:“三,君、父、师也。”后以“

  • 公莫

    读音:gōng mò

    繁体字:公莫

    意思:舞曲名。

    解释:1.舞曲名。

    造句:暂无

  • 忧责

    读音:yōu zé

    繁体字:憂責

    意思:(忧责,忧责)

     1.负责,担负重任。
      ▶《后汉书•张酺传》:“朝廷望公思维得失,与国同心,而託病自絜,求去重任,谁当与吾同忧责者?”
     
     2.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