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腊月》 吏人散後无公事,门戟森森夕鸟还。

吏人散後无公事,门戟森森夕鸟还。

意思:吏人散后无公事,门戟森森晚上鸟回来。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腊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腊月滁州始觉寒,年丰岁暮郡斋闲》是一首描绘腊月时滁州之景,表达诗人闲适心情的诗。诗中描绘了腊月时节的滁州,虽然天气寒冷,但年丰岁暮,人民安居乐业,郡斋也显得闲适。诗人的内心也充满了满足和愉悦。 首联“腊月滁州始觉寒,年丰岁暮郡斋闲”描绘了腊月时滁州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滁州寒冷的气候和年丰岁暮的景象形成对比,表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而“年丰岁暮”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繁荣的期待。同时,“郡斋闲”则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颔联“官供好酒何忧雪,天与新诗合看山”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愉悦心情。他无需担忧公务繁忙,因为官府提供了美酒,让他无忧无虑。而“天与新诗合看山”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颈联“日照野塘梅欲绽,烧回荒迳草犹斑”描绘了滁州野外池塘上阳光明媚,梅花即将绽放的景象,以及荒凉小径上草木依然斑驳的景色。这些景色表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欣赏。 尾联“吏人散後无公事,门戟森森夕鸟还”描绘了诗人公务结束后,回到府邸后的生活状态。没有公务烦扰,只有门前的戟树森森,夕阳西下,鸟儿归巢。这种生活状态表现出诗人的闲适和满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腊月时滁州的景象和诗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繁荣的期待,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腊月滁州始觉寒,年丰岁暮郡斋闲。
官供好酒何忧雪,天与新诗合看山。
日照野塘梅欲绽,烧回荒迳草犹斑。
吏人散後无公事,门戟森森夕鸟还。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森森

    读音:sēn sēn

    繁体字:森森

    英语:dense

    意思:
     1.树木繁密貌。
      ▶晋·潘岳《怀旧赋》:“坟垒垒而接垄,柏森森以攒植。”
      ▶唐·常沂《禁中青松》诗:“映殿松

  • 公事

    读音:gōng shì

    繁体字:公事

    英语:affair

    意思:
     1.朝廷之事;公家之事。
      ▶《诗•大雅•瞻卬》:“妇无公事,休其蚕织。”
      ▶朱熹集传:“公事,朝廷之事也

  • 吏人

    引用解释

    1.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閈閎,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 唐 韩愈 《柳巷》诗:“吏人休报事,公作送春诗。”《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阎都督 ﹞分付吏人,观其所作,可来报知。”

    2.泛指当官的人。 唐 岑参 《送李郎尉武康》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