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孙莘老》 至愚不学常如足,盛德之充久自彰。

至愚不学常如足,盛德之充久自彰。

意思:到我不学常像足,盛大的充久自已。

出自作者[宋]王令的《赠孙莘老》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盛德和知识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身的谦虚和渴望学习的态度。 首联“至愚不学常如足,盛德之充久自彰。”描述了虽然有些人可能天生并不聪明,但通过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的盛德,最终还是会得到彰显。这一联诗强调了学习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颔联“管小始疑天可尽,绠穷终信海非量。”则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和智慧的看法。起初,作者可能觉得自己的智慧像一根小管子,怀疑是否能穷尽天下的知识。但随着不断学习和深入,他最终认识到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 颈联“始惭自待从来薄,不及时中适取狂。”表达了作者的谦虚态度,他开始感到自己对待知识的态度从来都不够认真,没有及时用心去追求,甚至有些狂妄。 尾联“安得此生天与幸,没身得不去门墙。”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能够一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渴望。他希望上天能够给予他这样的幸运,让他能够在知识的门墙下不断学习,直到生命的尽头。 整首诗用词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知识、智慧和盛德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他自身的谦虚和渴望学习的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至愚不学常如足,盛德之充久自彰。
管小始疑天可尽,绠穷终信海非量。
始惭自待从来薄,不及时中适取狂。
安得此生天与幸,没身得不去门墙。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关键词解释

  • 盛德

    读音:shèng dé

    繁体字:盛德

    意思:
     1.指四时之盛气。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孔颖达疏:“四时各有盛时,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于木位,故云盛德在木。”<

  • 不学

    读音:bù xué

    繁体字:不學

    意思:(不学,不学)

     1.不学习;不求学。
      ▶《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
      ▶晋·葛洪《抱朴子•疾谬》:“诚知不学之弊,硕儒之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