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昔游诗》 追惟恍如梦,欲画无好手。

追惟恍如梦,欲画无好手。

意思:追忆恍如梦,要画不好用。

出自作者[宋]姜夔的《昔游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轻松、自然的方式,描绘了一位山中道士邀请诗人饮酒的情景,同时也展现了山中幽深、险峻的自然景色。 首先,诗中描述了与道士的交流,白衣叟的出现,以及他邀请诗人进入林薮的情景。白衣叟的热情邀请,以及他们一同进入山中的过程,都充满了神秘和诗意。 接着,诗人描绘了山中险径的景象,如云深、石成湍水吼等,这些描绘都带有一种深深的自然之感,同时也展现了山中环境的险峻和神秘。 随着诗人的脚步,他逐渐发现了茅屋的景象,茅屋剪如帚,形象生动,同时也展现了山中生活的简朴和自然。接着,他品尝了山中的茶和野石所琢成的琴,这些细节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在描述了山中道士的生活后,诗人又描绘了屋东大盘石上的棋局,古木庇覆、清泉石根走的景象,这些描绘都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和自然。 最后,诗人感叹了人生的短暂和匆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充满了诗意的想象和描绘。诗人通过这种描绘,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的节奏和韵律也十分优美,读起来有一种自然、流畅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衡山为真宫,道士饮我酒。
共坐有何人,山中白衣叟。
问叟家何在,近住山洞口。
殷勤起见邀,徐步入林薮。
云深险径黑,石成湍水吼。
寻源行渐远,茅屋翦如帚。
老烹茶味苦,野琢琴形丑。
叟云司马仟,学道此居久。
屋东大盘石,棋画今尚有。
古木庇覆之,清泉石根走。
因悲百年内,汲汲成白首。
仟人固难值,隐者亦可偶。
追惟恍如梦,欲画无好手。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恍如

    读音:huǎng rú

    繁体字:恍如

    意思:好似;仿佛。
      ▶宋·陈与义《出山道中》诗:“高崖落绛叶,恍如人世秋。”
      ▶《儒林外史》第十回:“此时蘧公孙恍如身游阆苑、蓬莱、巫山、洛浦。”
      ▶茅盾《公式

  • 好手

    解释

    好手 hǎoshǒu

    [good hand] 技艺精良的人;能力高强的人

    引用解释

    1.精于某种技艺的人;能力很强的人。 唐 杜甫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 明 高启 《夜

  • 追惟

    读音:zhuī wéi

    繁体字:追惟

    意思:亦作“追维”。
     追忆;回想。
      ▶《隶释•汉殽阬君神祠碑》:“追惟伯禹遏治之利,乃复浚治殽阬。”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七:“追惟英华之言,欲取所遗香爇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