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鸿沟》 沟水已东全入汉,淮阴谁复议元功。

沟水已东全入汉,淮阴谁复议元功。

意思:沟水已向全入汉,淮阴谁又议论元功。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鸿沟》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人物韩信的,通过对韩信生平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并世,功业未竟的感慨。 首句“英雄并世不相容,割据山川计亦穷”直接点明主题,英雄在世时往往面临困境,难以共存。这似乎暗示了韩信与其他英雄如刘邦等之间的复杂关系。他试图割据一方,但计策却显得穷尽。 “沟水已东全入汉,淮阴谁复议元功”一句,诗人借沟水东流,不再复回,比喻时光飞逝,英雄的事迹却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淮阴,指的是韩信的封地淮阴城,这里诗人提出疑问,现在淮阴城谁还能再议论韩信的伟大功绩呢?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英雄的深深感慨,对英雄并世,功业未竟的遗憾。同时,也借此诗对韩信的事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反思。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社会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对韩信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也反映了他自身对人生、命运和历史的独特见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英雄并世不相容,割据山川计亦穷。
沟水已东全入汉,淮阴谁复议元功。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复议

    读音:fù yì

    繁体字:復議

    英语:reconsider

    意思:(参见复议,覆议)

    详细释义:再审议。如:『这件案子老总不同意,下午还要复议。』

  • 元功

    读音:yuán gōng

    繁体字:元功

    英语:elementary work

    意思:
     1.大功;首功。
      ▶《史记•太史公自序》:“维高祖元功,辅臣股肱,剖符而爵,泽流苗裔,忘其昭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