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感》 傍鏊求饼多忘面,对境迷头莫认他。

傍鏊求饼多忘面,对境迷头莫认他。

意思:旁边鏊求饼多忘面,对境迷头莫认他。

出自作者[现代]马一浮的《杂感》

全文创作背景

马一浮的《杂感》是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当时国家陷入了深重的危机之中,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头。在这样的背景下,马一浮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关切。他在诗中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展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因此,《杂感》的创作背景是抗战时期国家危亡的历史背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勿计名绳遂忽麻,况于绳上更生蛇。
傍鏊求饼多忘面,对境迷头莫认他。
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关键词解释

  • 面对

    读音:miàn duì

    繁体字:麵對

    短语:照 迎 面 给 劈 当 对 冲

    英语:confront

    意思:(面对,面对)

     1.以背相对。面,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