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应王谢辈,挥泪送斜阳。
意思:没有回答王、谢等,挥泪送斜阳。
出自作者[宋]乐雷发的《时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事艰难,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贫困和边疆疾苦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无力为国分忧的无奈和悲痛。
首句“时事如颓屋,谁堪任栋梁”形象地描绘了当前的困境,就像一座破败的屋子,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担当起栋梁的责任,然而却没有这样的人。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当前时局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无人挺身而出、改变局面的无奈。
“国贫僧牒贱,边病檄书忙”进一步描述了国家的困境和边疆的疾苦。国家贫穷,连一个僧人的牒文都如此低贱;边疆疾病蔓延,需要发檄书来应对。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内外交困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边疆疾苦的同情。
“有分忧宗社,无才出举场”表达了作者的自责和无奈。作者认为自己有能力为国分忧,但却因为自己的无能而无法为国出力,只能眼看着国家陷入困境。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深深的自责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求。
最后一句“未应王谢辈,挥泪送斜阳”则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悲痛。作者没有指望王谢辈能够有所作为,只能挥泪送别夕阳,看着国家一步步走向衰落。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悲痛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困境的深深忧虑,以及对自身无能的自责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 沉思百年事,挥泪洒斜阳。-- 出自《岳王墓》作者:[宋]林泳
- 挥泪洒黄埃。-- 出自《望江南/忆江南》作者:[宋]杨慧淑
- 挥泪广川阴。-- 出自《赴太子洗马时作诗》作者:[魏晋]陆机
-
挥泪执柔荑。-- 出自《菩萨蛮·凝羞隔水抛红豆》作者:[宋]蔡伸
- 酒阑挥泪向悲风。-- 出自《浣溪沙》作者:[宋]张孝祥
- 挥泪赋白头吟。-- 出自《绮寮怨》作者:[宋]刘辰翁
- 斜阳迥迥。-- 出自《齐天乐 乙未暮,钱素庵见和前韵,再歌以谢》作者:[元]邵亨贞
- 风送入斜阳。-- 出自《诉衷情·孤城寒角韵悠》作者:[元]丘处机
- 斜阳又下。-- 出自《齐天乐 戊戌冬初,领省檄,会无锡州将李正》作者:[元]邵亨贞
- 斜阳暮。-- 出自《点绛唇·古寺萧条》作者:[元]刘秉忠
- 斜阳又下。-- 出自《齐天乐 戊戌冬初,领省檄,会无锡州将李正》作者:[元]邵亨贞
- 斜阳迥迥。-- 出自《齐天乐 乙未暮,钱素庵见和前韵,再歌以谢》作者:[元]邵亨贞
- 芳草斜阳路。-- 出自《点绛唇·分袂情怀》作者:[宋]陈允平
- 帆影斜阳里。-- 出自《贺新郎·帆影斜阳里》作者:[宋]黎廷瑞
- 芳草斜阳笛。-- 出自《点绛唇·绿染春波》作者:[宋]李莱老
- 斜阳目断。-- 出自《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作者:[元]陆留
- 未应钓渭,。-- 出自《送张仲实宜兴州教授》作者:[宋]方回
- 雪魄未应若。-- 出自《尉迟杯慢/尉迟杯》作者:[宋]万俟咏
- 封两国、未应晚。-- 出自《瑞鹤仙·五云翔碧汉》作者:[宋]无名氏
- 自知未应还。-- 出自《寄远其三》作者:[唐]李白
- 游人未应去。-- 出自《翫庭柳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 不甘未应竭。-- 出自《咏井诗》作者:[南北朝]范云
- 算此计、未应非。-- 出自《望月婆罗门引 清明后,醉书於史氏之别墅》作者:[金]段成己
- 算遭遇,未应难。-- 出自《婆罗门引 寿大智先生》作者:[元]刘敏中
- 来往未应足。-- 出自《应天长·松陵秋已老》作者:[宋]叶梦得
- 王谢宅。-- 出自《摸鱼儿·正挑灯》作者:[宋]张榘
- 旧时王谢。-- 出自《台城游/水调歌头》作者:[宋]贺铸
- 诗世界,有王谢。-- 出自《贺新郎·云淡天垂野》作者:[宋]刘镇
- 夕阳王谢宅。-- 出自《瑞鹤仙 登金乌衣园来燕台》作者:[元]白朴
- 旧时王谢堂前。-- 出自《古调笑令 暮春》作者:[元]邵亨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