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事如颓屋,谁堪任栋梁。 国贫僧牒贱,边病檄书忙。 有分忧宗社,无才出举场。 未应王谢辈,挥泪送斜阳。 |
|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事艰难,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贫困和边疆疾苦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无力为国分忧的无奈和悲痛。 首句“时事如颓屋,谁堪任栋梁”形象地描绘了当前的困境,就像一座破败的屋子,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担当起栋梁的责任,然而却没有这样的人。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当前时局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无人挺身而出、改变局面的无奈。 “国贫僧牒贱,边病檄书忙”进一步描述了国家的困境和边疆的疾苦。国家贫穷,连一个僧人的牒文都如此低贱;边疆疾病蔓延,需要发檄书来应对。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内外交困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边疆疾苦的同情。 “有分忧宗社,无才出举场”表达了作者的自责和无奈。作者认为自己有能力为国分忧,但却因为自己的无能而无法为国出力,只能眼看着国家陷入困境。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深深的自责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求。 最后一句“未应王谢辈,挥泪送斜阳”则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悲痛。作者没有指望王谢辈能够有所作为,只能挥泪送别夕阳,看着国家一步步走向衰落。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悲痛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困境的深深忧虑,以及对自身无能的自责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