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陈太博知建州》 瓯闽自昔多名士,谁是贤侯席上珍。

瓯闽自昔多名士,谁是贤侯席上珍。

意思:瓯闽从过去许多名人,谁是贤人侯席上珍品。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陈太博知建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梦笔山连化剑津,两乡人看锦衣新》是一首描绘美丽风景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诗。 首联“梦笔山连化剑津,两乡人看锦衣新”,诗人描绘了梦笔山和化剑津两地的美丽风景,并想象人们在看到新的繁华景象时感到惊喜。这里,“梦笔山”和“化剑津”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前者象征着诗人的梦想和追求,后者则代表了诗人的故乡。而“两乡人看锦衣新”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人们能够看到新的繁荣景象,感到幸福和满足。 颔联“北堂涤瀡三牲膳,南陌骖驔五马尘”,诗人通过描绘家庭和田野的景象,表达了对家庭和土地的深深眷恋。北堂洗涤祭祀的牲口,南陌上人们驱使着五马奔腾,这里既有对家庭生活的温馨回忆,也有对田野生活的赞美。 颈联“书角声残铃阁暮,露牙香细茗园春”,诗人描绘了黄昏时分读书声和清晨时分茶园的香气,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这里,“书角声”和“铃阁暮”描绘了黄昏时读书的场景,“露牙香”和“茗园春”则描绘了清晨时茶园的香气,表现出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尾联“瓯闽自昔多名士,谁是贤侯席上珍”,诗人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对贤明的侯爵席上珍品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名士的敬仰之情。这里,“瓯闽”指的是诗人故乡的地方,“名士”则是对那些有才华、有品德的人的赞美,“席上珍”则是对那些贤明的侯爵席上珍品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风景、家庭和田野生活、知识追求和对名士的敬仰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名利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梦笔山连化剑津,两乡人看锦衣新。
北堂涤瀡三牲膳,南陌骖驔五马尘,书角声残铃阁暮,露牙香细茗园春。
瓯闽自昔多名士,谁是贤侯席上珍。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自昔

    读音:zì xī

    繁体字:自昔

    意思:往昔;从前。
      ▶《诗•小雅•楚茨》:“自昔何为?我蓺黍稷。”
      ▶晋·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自昔哲王,先天而顺。”
      ▶唐·卢照邻《五悲•悲今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