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陈太博知建州》

梦笔山连化剑津,两乡人看锦衣新。
北堂涤瀡三牲膳,南陌骖驔五马尘,书角声残铃阁暮,露牙香细茗园春。
瓯闽自昔多名士,谁是贤侯席上珍。
作品赏析
这首诗《梦笔山连化剑津,两乡人看锦衣新》是一首描绘美丽风景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诗。 首联“梦笔山连化剑津,两乡人看锦衣新”,诗人描绘了梦笔山和化剑津两地的美丽风景,并想象人们在看到新的繁华景象时感到惊喜。这里,“梦笔山”和“化剑津”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前者象征着诗人的梦想和追求,后者则代表了诗人的故乡。而“两乡人看锦衣新”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人们能够看到新的繁荣景象,感到幸福和满足。 颔联“北堂涤瀡三牲膳,南陌骖驔五马尘”,诗人通过描绘家庭和田野的景象,表达了对家庭和土地的深深眷恋。北堂洗涤祭祀的牲口,南陌上人们驱使着五马奔腾,这里既有对家庭生活的温馨回忆,也有对田野生活的赞美。 颈联“书角声残铃阁暮,露牙香细茗园春”,诗人描绘了黄昏时分读书声和清晨时分茶园的香气,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这里,“书角声”和“铃阁暮”描绘了黄昏时读书的场景,“露牙香”和“茗园春”则描绘了清晨时茶园的香气,表现出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尾联“瓯闽自昔多名士,谁是贤侯席上珍”,诗人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对贤明的侯爵席上珍品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名士的敬仰之情。这里,“瓯闽”指的是诗人故乡的地方,“名士”则是对那些有才华、有品德的人的赞美,“席上珍”则是对那些贤明的侯爵席上珍品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风景、家庭和田野生活、知识追求和对名士的敬仰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名利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关键字: 北堂 三牲 乡人
相关诗词
  • 1
    [宋]
    古松树下书阴寒,云亦何心去不还。
    却怪建州城裹梦,一春多在湛庐山。
  • 2
    [宋]
    君居建州溪,我住东浙尾。
    邂逅入壶山,于今几寒暑。
    平生谭理道,涉猎颇自喜。
    考击到精玄,我肤君骨髓。
    君学有根源,君文有规矩。
    寸步履平实,不知虚浮语。
    礼废彝伦斁,聋盲数百载。
    紫阳当日心,谁复为鼓舞。
    气运未回天,人力不能起。
    终焉终久功,或慰奔驰苦。
    读书要适用,行过言犹耻。
    架空累万辞,先儒已坐此。
    观君治教篇,农学相资倚。
    以兹行吾志,万物当得所。
    奈何人理缪,痛哉时不与。
    君去将安之,波浪更风雨。

  • 3
    [明]
    医无山头角满耳,十万健儿密于蚁。
    猛气皆思斫建州,铁马嘶风大旗底。
    幕府朝开剑如水,上将逡巡护军靡。
    其间侧注者谁氏?
    雄釂高谈称弟子。
    书生清骨如断冰,夜看磷青晓烽紫。
    边声无地著伊吾,五岳突从壮心起。
    快哉汪生游如此!
    归来一枕清淮流,丽竖弹筝翠眉喜。
    《前溪》误按《出塞》曲,醉眼犹瞋叛臣李。
    万事反覆难具陈,残虏未灭诚足耻。
    国士谁扬司隶畐,朝廷傥抚云中髀。
    生平早向长安垆,荆高千年气不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