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寿昌墨客叶实甫》 古人削竹以为笔,木板为方竹为策。

古人削竹以为笔,木板为方竹为策。

意思:古人认为削竹笔,木板是方竹为策略。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赠寿昌墨客叶实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古代书法艺术的赞美诗,通过对古人使用竹笔、木板为纸进行书写的描述,以及现代书法工具的对比,表达了对古代书法艺术的敬仰之情。 诗中描述了古人使用削竹制成的笔,木板为方形的竹简作为书写的载体。他们的字迹可能是科斗或鸟迹,也可能是篆书或籀文,这些字迹被描绘在漆器上。虽然现代人使用的墨水有所不同,但晋朝从古墓中发现的墨水仍然可以识别。 在地下发掘出的钟鼎刻文,证明了古人对于书写工具和纸张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他们善于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摹画,如鹤眼、凤味、凿成的湍石等,以及黟楮剡藤制成的笔管和墨锭。墨汁由松烟鱼胞调和而成,既坚固又密实。隶书、真书、行书和草书是最后出现的书法形式,而它们比古人的书法更加精妙。 然而,诗中还提到,好的弓箭需要有好的射手,好的工具需要精良的工艺和细致的装饰。然而,如今的风气和习俗都在下降,四宝往往都难以得到。尤其难以得到的是墨这一物。为了获得好的墨,人们会燃爇膏脂磔桐实,但并非所有的胶都太干或太湿。高价玄圭和诡苍璧被视为珍宝,但它们实际上并不如瓦和砾有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书法艺术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对现代社会风气和习俗的下降感到惋惜,对难以得到好的书法工具和材料感到遗憾。诗中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书写工具和材料,强调了古代书法艺术的珍贵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人削竹以为笔,木板为方竹为策。
其字科斗或鸟迹,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谓墨,晋发汲冢尚可识。
地中间获钟鼎刻,文为之具未为极。
何其妙哉善摹画,束缚毫管备{肝干换八}饰。
鹤眼凤味凿湍石,黟楮剡藤捣成足。
松烟鱼胞和坚密,夸精斗巧不遗力。
隶真行草最后出,万乃不能及古一。
有良弓矢无良射,器利工拙缪绳尺。
风颓俗降叹近日,四宝往往俱难得,尤艰得者墨一物。
燃爇膏脂磔桐实,非胶太燥则太溢。
高价玄圭诡苍璧,其实不直瓦与砾。
羲献

关键词解释

  • 木板

    读音:mù bǎn

    繁体字:木闆

    短语:石板 硬纸板 水泥板 刨花板 胶合板 纤维板 纸板 蜡板

    英语:plank

    意思:亦作“木版”。
     
     1.

  • 古人

    读音:gǔ rén

    繁体字:古人

    短语:猿人 原始人 原人

    英语:(n) people from ancient times

    意思:
     1.古时的人。
      ▶

  • 以为

    读音:yǐ wéi

    繁体字:以為

    短语:当 道 看

    英语:consider (that)

    意思:(以为,以为)

     1.认为。
      ▶《左传•僖公二十

  • 方竹

    读音:fāng zhú

    繁体字:方竹

    意思:竹之一种。外形微方,高三至八米,直径一至四厘米,质坚。我国华东和华南地区均有栽培。可供观赏,古人多用以制作手杖。
      ▶晋·戴凯之《续竹谱》:“方竹生岭外,大者如巾筒,小者如界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