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谢寺丞知余姚》 秋来鱼蟹不知数,日日举案将无穷。

秋来鱼蟹不知数,日日举案将无穷。

意思:秋天来鱼蟹不知道了,天天举着案将无穷。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谢寺丞知余姚》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家乡姚江美景和家庭和睦的诗。 首句“姚江千里海汐应,山井亦与江潮通”,姚江在作者的家乡宁波,源起四明山,流入东海。这句诗描绘了姚江的地理特点,即姚江与海汐相通,山间的井水也与江潮相关。这种描绘展现了家乡的自然环境,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秋来鱼蟹不知数,日日举案将无穷”,这句诗描绘了家乡丰富的渔业资源,尤其是秋天的鱼蟹数量之多,几乎每天都可以有吃不完的美味。这里的“举案”指的是举杯敬酒,也常用来代指家庭和睦、亲情深厚。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丰饶物产的赞美,以及对家庭和睦的向往。 “高堂有亲甘可养,下舍有弟乐可同”,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睦的深深感激。前半句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因为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可以让父母安享晚年。后半句则是表达了对兄弟的感激,因为有兄弟在身边,可以共同分享快乐,共同度过困难。 “县民旧喜诸郎政,刍力莫媿今为翁”,这句诗是对家乡人民的赞美。作者表示,过去县民们就对兄弟们政绩的赞美,现在他们已经成长为可以照顾父亲的有为青年,作者为此感到欣慰。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民的感激和敬意,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己家庭和睦、事业有成的自豪。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家乡美景和家庭和睦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庭的珍视。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的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即对家庭和睦、对人民负责的价值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姚江千里海汐应,山井亦与江潮通。
秋来鱼蟹不知数,日日举案将无穷。
高堂有亲甘可养,下舍有弟乐可同。
县民旧喜诸郎政,刍力莫媿今为翁。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日日

    读音:rì rì

    繁体字:日日

    意思:每天。
      ▶《左传•哀公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
      ▶唐·王昌龄《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鲁迅《花边文学•偶感》:“无

  • 无穷

    读音:wú qióng

    繁体字:無窮

    短语:海阔天空 用不完 漫无边际 无量 无边

    英语:endless

    意思:(无穷,无穷)

     1.无尽,无限。指空间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鱼蟹

    读音:yú xiè

    繁体字:魚蟹

    意思:(鱼蟹,鱼蟹)
    鱼和蟹。泛指鱼类水产。
      ▶《北史•魏咸阳王坦传》:“﹝坦﹞性好畋渔,无日不出。秋冬猎雉兔,春夏捕鱼蟹,鹰犬常数百头。”
      ▶唐·韩愈《南海神庙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