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孟中丞茅阁》 垂阴满城上,枝叶何扶疏。

垂阴满城上,枝叶何扶疏。

意思:垂阴满城上,枝叶繁茂什么。

出自作者[唐]元结的《题孟中丞茅阁》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小山为郡城,随水能萦纡》,是一首对小山的赞美诗。诗中描绘了小山的美景,以及作者对小山的深深喜爱和敬仰之情。 首段描述了小山在郡城中的位置,它随着水流能萦纡,亭亭最高处位于西南隅。小山上的杉树高大挺拔,苍翠欲滴,数十棵杉树形成一片阴凉,枝叶繁茂,扶疏有致。作者通过这些描述,表达了对小山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第二段则进一步揭示了小山的价值和意义。作者认为小山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山,它还承载着历史和文化。在作者看来,小山见证了四海间的各种遗事,这些故事和历史在小山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当看到茅阁建成后,作者才真正感受到小山的形胜之妙。这里的“形胜”指的是小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以及它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第三段中,作者通过想象自己站在小山上,眺望熊湘和云榭连绵的苍梧,感受到了小山的壮美和神秘。此时正值炎热的夏季,然而在小山之上却仿佛置身于冰雪之中,凉爽宜人。这种感受让作者对小山产生了更深的敬仰和喜爱之情。 最后一段中,作者表达了对公的感激之情。公欲举遗材,如斯佳木欤,这句话的意思是公想要发扬这些遗材(指小山),因为它们如此美丽和珍贵。作者希望公能够继续庇护苍生,继续修建这样的阁楼,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小山的美景。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公的感激之情,希望公能够停留下来,继续为百姓服务。 整首诗通过对小山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公的感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公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小山为郡城,随水能萦纡。
亭亭最高处,今是西南隅。
杉大老犹在,苍苍数十株。
垂阴满城上,枝叶何扶疏。
乃知四海中,遗事谁谓无。
及观茅阁成,始觉形胜殊。
凭轩望熊湘,云榭连苍梧。
天下正炎热,此然冰雪俱。
客有在中坐,颂歌复何如。
公欲举遗材,如此佳木欤。
公方庇苍生,又如斯阁乎。
请达谣颂声,愿公且踟蹰。
作者介绍 袁宏道简介
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道家学者。原籍河南(今河南洛阳),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道家思想对元结影响深远。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约大历七年(约772年)入朝,后卒于长安。原有著作多部,均佚。现存的集子常见者有明郭勋刻本《唐元次山文集》、明陈继儒鉴定本《唐元次山文集》、淮南黄氏刊本《元次山集》。今人孙望校点有《元次山集》。(生卒见元结墓表)

关键词解释

  • 扶疏

    读音:fú shū

    繁体字:扶疏

    英语:luxuriant and well-spaced

    意思:
     1.《吕氏春秋•任地》:“树肥无使扶疏,树墝不欲专生而族居。肥而扶疏则多秕,墝而专居则多死。”

  • 枝叶

    读音:zhī yè

    繁体字:枝葉

    短语:闲事 琐碎 末节 琐事 细枝末节 细节 枝节 麻烦事 小节 杂事 小事

    英语:branches and leaves

    意思:<

  • 垂阴

    读音:chuí yīn

    繁体字:垂陰

    意思:(垂阴,垂阴)
    亦作“垂荫”。
     树木枝叶覆盖形成阴影。亦指树木枝叶覆盖的阴影。
      ▶汉·张衡《西京赋》:“吐葩飏荣,布叶垂阴。”
      ▶北魏·郦道元《水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