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宗武寄示过金陵旧庐感赋一律次韵酬之》 绵绵歌哭狞飙散,杳杳楼台冷月孤。

绵绵歌哭狞飙散,杳杳楼台冷月孤。

意思:绵绵歌哭个飙散,杳杳楼台月孤冷。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宗武寄示过金陵旧庐感赋一律次韵酬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死别匡床万景徂》是一首深切哀悼亡友的诗,通过描绘朋友去世后凄凉景象,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悲痛和怀念。 首句“死别匡床万景徂”直接点明朋友已经离开了人世,匡床是古代的一种坐具,这里用来形容朋友的离世给作者带来的巨大变化。万景徂,即所有的景象都改变了,暗喻朋友的离去给作者带来的巨大的心灵震撼。 “魂痕犹啄白门乌”一句,通过想象朋友在另一个世界中的生活,描绘出一种凄凉而悲痛的场景。魂痕,指的是朋友在另一个世界的痕迹,白门乌则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绵绵歌哭狞飙散”和“杳杳楼台冷月孤”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悲痛和凄凉。绵绵的歌哭,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深怀念;狞飙散则形象地描绘了悲痛如狂风般汹涌而来,又如狂风般消散。冷月孤的楼台,则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渐挽心肝亲浩劫,独支皮骨出晴湖”这两句则是表达了作者面对痛苦的坚韧和顽强。挽心肝,指挽救心灵;亲浩劫,即经历劫难;独支皮骨,则表达了作者独自支撑的艰难。出晴湖,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痛苦中挣扎出来的过程。 最后,“吟人隔世衔杯处,手种孩松拂瓦无”两句,作者回忆起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朋友离去后自己种植的松树已经长大,但仍然记得朋友曾经拂拭瓦上的松树的动作。这两句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深深的哀痛和孤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朋友去世后的凄凉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悲痛和孤独,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深怀念和坚韧顽强的精神。每一句都充满了情感和深度,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死别匡床万景徂,魂痕犹啄白门乌。
绵绵歌哭狞飙散,杳杳楼台冷月孤。
渐挽心肝亲浩劫,独支皮骨出晴湖。
吟人隔世衔杯处,手种孩松拂瓦无。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杳杳

    读音:yǎo yǎo

    繁体字:杳杳

    意思:
     1.昏暗貌。
      ▶《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 楼台

    读音:lóu tái

    繁体字:樓檯

    英语:stand (up)

    反义词: 庐舍

    解释:①〈方〉凉台。②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近水~。

  • 绵绵

    读音:mián mián

    繁体字:綿綿

    短语:无休止 络绎不绝 连发 缕缕 连 迭起 相接 随地 不已 不止 娓娓 连连 相连 穿梭 不迭 无间 不休 无穷的 持续

    英语:con

  • 歌哭

    读音:gē kū

    繁体字:歌哭

    意思:既歌又哭。常用以表示强烈的感情。
      ▶《周礼•春官•女巫》:“凡邦之大灾,歌哭而请。”
      ▶郑玄注:“有歌者,有哭者,冀以悲哀感神灵也。”
      ▶晋·张华《博物志》卷八

  • 狞飙

    读音:níng biāo

    繁体字:獰飆

    意思:(狞飙,狞飙)

     1.唐·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诗:“狞飙搅空衢,天地与顿撼。”
      ▶清·孙枝蔚《欲雪》诗:“无复狞飙吼,仰天同一云。”
      ▶王旡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