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一绝句》 安化跳梁即日平,中原群盗敢纵横。

安化跳梁即日平,中原群盗敢纵横。

意思:安化蹦跳当天平,中原盗贼敢纵横。

出自作者[明]王鏊的《十一绝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和对君王亲自领兵平叛的期待。 首句“安化跳梁即日平”,以磅礴的气势表明叛乱即刻将被平定的决心和信心。这里的“安化跳梁”意指安化地区的叛乱,诗人用“即日平”表达了对快速平定叛乱的期待和信心。 次句“中原群盗敢纵横”,描绘了中原地区盗贼横行的局面,一个“敢”字表达了诗人对盗贼猖獗的无尽愤怒。 第三句“鸿都造乱谁堪使”,中的“鸿都”可能是指叛乱的首领或核心,诗人以一个问句表达了对能有效平定叛乱的人才的渴求。 最后一句“除是君王自领兵”,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期待,希望他能亲自领兵平定叛乱,展示了一种对英雄领袖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全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情感豪迈,语气坚定,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深深关切,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英勇无畏、亲自领兵平叛的君王的赞扬和敬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安化跳梁即日平,中原群盗敢纵横。
鸿都造乱谁堪使,除是君王自领兵。
作者介绍
王鏊(1450年9月22日-1524年4月14日),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自幼聪颖过人,八岁即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颂其文。

成化十一年(1475年),王鏊考中进士,授翰林编修。他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吏部尚书等职,参与过多次政治改革和军事征战。王鏊主张废丞相制度,设立内阁,以提高政治效率。他还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倡科举制度的改革,促进人才选拔和教育公平。

除了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贡献,王鏊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清新脱俗,充满山水意境,代表作有《看梅》、《水调歌头·游南溪》等。他还是一位书法家和画家,创立了“震泽派”的绘画风格,被誉为“王派”。

关键词解释

  • 跳梁

    读音:tiào liáng

    繁体字:跳梁

    意思:见“跳踉”。

    解释:跳跃;腾跃东西跳梁|屈伸跳梁。也形容跋扈跳梁妄作。

    详细释义:跳跃。语出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

  • 中原

    读音:zhōng yuán

    繁体字:中原

    英语:(n)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意思:
     1.原野之中。
      ▶《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 即日

    读音:jí rì

    繁体字:即日

    短语:在即

    英语:this or that very day

    意思:
     1.当日。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

  • 平中

    读音:píng zhōng

    繁体字:平中

    意思:平和中正。
      ▶宋·周敦颐《通书•乐上》:“优柔平中,德之盛也。”
      ▶清·刘大櫆《问政书院记》:“虽有沈浮强弱之异,而一皆范之以平中,仁厚积于其中,恭让见于其外。”

  • 纵横

    读音:zòng héng

    繁体字:縱橫

    英语:(n) length and width

    意思:(纵横,纵横)
    I
    亦作“纵衡”。
      
     1.肆意横行,无所顾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