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金陵(杂言)》 烟月迢迢,金陵渡口去来潮。

烟月迢迢,金陵渡口去来潮。

意思:烟月迢迢,金陵渡口去来潮。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金陵(杂言)》

全文赏析

这首诗《风雨萧萧,石头城下木兰桡。烟月迢迢,金陵渡口去来潮》是一首描绘金陵(南京)风光的诗篇,它通过描绘风雨、烟月、渡口潮水等自然景象,以及风流才魂的消失,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首句“风雨萧萧,石头城下木兰桡”中,“风雨萧萧”描绘了风雨交加、凄冷萧瑟的场景,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石头城下”点明地点,暗示了历史的厚重感。“木兰桡”则描绘了船只的形象,增添了诗的动态感。 “烟月迢迢,金陵渡口去来潮”描绘了金陵渡口的景象,烟雾朦胧,月色朦胧,潮水汹涌,进一步烘托出历史的厚重感。 接下来的两句“自古风流皆暗销,才魂妖魂谁与招?”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入思考。作者认为自古以来的风流才子都已消失,他们的精神和灵魂已经消亡,无人能够招回他们的魂魄。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彩笺丽句今已矣”和“罗袜金莲何寂寥”是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感叹。前者指的是过去的美丽诗句,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后者“罗袜金莲”暗指过去的美丽女子,表达了对过去的感叹和现在的孤独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金陵的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以及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雨萧萧,石头城下木兰桡。
烟月迢迢,金陵渡口去来潮。
自古风流皆暗销,才魂妖魂谁与招?
彩笺丽句今已矣,罗袜金莲何寂寥。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金陵

    读音:jīn líng

    繁体字:金陵

    英语:Nanjing

    意思:
     1.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
      ▶战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灭越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石城山)设金陵邑。

  • 来潮

    读音:lái cháo

    繁体字:來潮

    英语:rise

    意思:(来潮,来潮)

     1.潮水上涨;涨潮。
      ▶冯白驹《红旗不倒》:“革命运动就像大海的潮汐,有退潮(低潮)也有来潮(高

  • 迢迢

    读音:tiáo tiáo

    繁体字:迢迢

    短语:不远千里 遥 遥遥 十万八千里 万水千山 天各一方 千里迢迢 遐 天涯海角 天南海北

    英语:far away

    意思:

  • 烟月

    引用解释

    亦作“烟月”。 1.云雾笼罩的月亮;朦胧的月色。 唐 张九龄 《初发道中赠王司马》诗:“林园事益简,烟月赏恒餘。” 后蜀 鹿虔扆 《临江仙》词之一:“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 宋 秦观 《望海潮·越州怀古》词:“汎五湖烟月, 西子 同游。” 清 孙枝蔚 《坐朱纫芳半舟留题》诗:“烟月每逢歌管处,波澜难到酒壚旁。”

  • 渡口

    读音:dù kǒu

    繁体字:渡口

    英语:ferry

    意思:过河的地方。
      ▶唐·丘为《泛若耶溪》诗:“溪中水流急,渡口水流宽。”
      ▶元·贡师泰《朱仲文编修还江西赋此》:“瓜州渡口山如

  • 去来

    读音:qù lái

    繁体字:去來

    英语:\"Qulai\"

    意思:(去来,去来)

     1.往来,往返。
      ▶《商君书•垦令》:“商劳则去来赍送之礼,无通于百县,则农民不飢,行不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