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谁知来去踪,南窥太华北游嵩。
意思:世上谁知道来去行踪,往南看华山北游嵩山。
出自作者[明]林鸿的《镡上送僧归衡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上人的赞美诗,表达了对上人孤闲似云鹤、持心不受群疑缚、南窥太华北游嵩、定入峨嵋半夜钟等品行的敬仰和钦佩。
首联“上人孤闲似云鹤,十五出家住衡岳”,通过描绘上人的孤闲似云鹤,引出了下文中他对禅法的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一联既描绘了上人的形象,也暗示了他的修行之深。
颔联“说法能超最上禅,持心不受群疑缚”,进一步表现了上人的智慧和坚定。他说法能超脱最上乘的禅法,持心坚韧,不受群疑束缚,这表明他有着超凡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
颈联“衲经雁荡千峰雪,定入峨嵋半夜钟”,描绘了上人的修行生活,他遍经雁荡山千峰风雪,禅定深入,直到半夜钟声响起。这进一步表现了上人的坚韧和专注。
尾联“于今戒腊青松古,犹泛慈航到东土”,表达了对上人的祝福和敬仰,他年纪虽老,但仍然泛舟慈航,到东土传播佛法,这显示了他的无私和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上人的赞美和敬仰,表达了对禅法的理解和追求。诗中描绘的上人形象,既有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又有坚韧和专注的修行,这些都让人感到敬仰和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