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镡上送僧归衡山》 世上谁知来去踪,南窥太华北游嵩。

世上谁知来去踪,南窥太华北游嵩。

意思:世上谁知道来去行踪,往南看华山北游嵩山。

出自作者[明]林鸿的《镡上送僧归衡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上人的赞美诗,表达了对上人孤闲似云鹤、持心不受群疑缚、南窥太华北游嵩、定入峨嵋半夜钟等品行的敬仰和钦佩。 首联“上人孤闲似云鹤,十五出家住衡岳”,通过描绘上人的孤闲似云鹤,引出了下文中他对禅法的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一联既描绘了上人的形象,也暗示了他的修行之深。 颔联“说法能超最上禅,持心不受群疑缚”,进一步表现了上人的智慧和坚定。他说法能超脱最上乘的禅法,持心坚韧,不受群疑束缚,这表明他有着超凡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 颈联“衲经雁荡千峰雪,定入峨嵋半夜钟”,描绘了上人的修行生活,他遍经雁荡山千峰风雪,禅定深入,直到半夜钟声响起。这进一步表现了上人的坚韧和专注。 尾联“于今戒腊青松古,犹泛慈航到东土”,表达了对上人的祝福和敬仰,他年纪虽老,但仍然泛舟慈航,到东土传播佛法,这显示了他的无私和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上人的赞美和敬仰,表达了对禅法的理解和追求。诗中描绘的上人形象,既有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又有坚韧和专注的修行,这些都让人感到敬仰和钦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上人孤闲似云鹤,十五出家住衡岳。
说法能超最上禅,持心不受群疑缚。
世上谁知来去踪,南窥太华北游嵩。
衲经雁荡千峰雪,定入峨嵋半夜钟。
于今戒腊青松古,犹泛慈航到东土。
杨柳舟中九曲云,笋皮笠上三山雨。
昨夜归心绕楚天,西风杖锡又茫然。
化龙潭畔清秋别,回雁峰头旧日禅。
作者介绍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

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而一时才士如郑孟宣、高廷礼、周又铉、黄铉之、林伯璟、林汉孟之流,皆从之游。其后王皆山、王中美、王孟扬、陈仲完、郑公启、张友谦、赵景哲诸名人,以诗名于时,又私淑于鸿者也……”。《四库全书提要》中说:“况高棅尚不免庸音,鸿则时绕清韵。”欧应昌《瑞岩山志》曾收录林鸿《游瑞岩》一诗。

林鸿著作有《林鸿诗》1卷、《鸣盛词》1卷、《鸣盛集》4卷。明代曾刊印《闽中十子诗抄》一书,收录有林鸿诗作。

关键词解释

  • 太华

    读音:tài huá

    繁体字:太華

    意思:(太华,太华)
    山名。即西岳华山,在陕西省·华阴县南,因其西有少华山,故称太华。
      ▶《书•禹贡》:“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

  • 来去

    读音:lái qù

    繁体字:來去

    英语:make a return journey

    意思:(来去,来去)

     1.来和去;往返。
      ▶晋·鸠摩罗什《十喻诗》:“若能映斯照,万象无

  • 世上

    读音:shì shàng

    繁体字:世上

    短语:天下 世界 普天之下 大世界 全球 大千世界 环球 全世界 五湖四海 大地 中外 世 海内 举世

    英语:on earth

  • 华北

    读音:huá běi

    繁体字:華北

    英语:North China

    意思:(华北,华北)
    指我国北部河北、山西、北京、天津、内蒙古一带地区。

    反义词: 华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