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梅下吹笛》 忽见玉鳞飞夜月,自吹长笛坐胡床。

忽见玉鳞飞夜月,自吹长笛坐胡床。

意思:忽然见玉鳞飞晚上月亮,从吹长笛坐在胡床上。

出自作者[明]顾大典的《梅下吹笛》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的景象,诗人在红筵绿酒的宴会上,感受到了梅花扑鼻的清香。诗中的“红筵绿酒”暗示着这是一个热闹的场合,而“寒香”则表明此时正值寒冬时节。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喜爱的植物,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的品质。 接下来的两句“树树梅花压粉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盛开的场景,仿佛整个粉墙都被梅花所覆盖。这里的“粉墙”可以理解为白色的墙壁,也可以理解为女子的妆容。这种描绘手法既展示了梅花的美丽,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 最后两句“忽见玉鳞飞夜月,自吹长笛坐胡床”,诗人突然看到一片片如玉般的鱼鳞在月光下飞舞,于是拿起长笛坐在胡床上吹奏起来。这里的“玉鳞”可以理解为鱼鳞,也可以理解为雪花。诗人通过这种意象的转换,将冬夜的寒冷与宴会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吹奏长笛的动作也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整首诗以冬夜宴会为背景,通过对梅花、月光、鱼鳞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红筵绿酒扑寒香,树树梅花压粉墙。
忽见玉鳞飞夜月,自吹长笛坐胡床。

关键词解释

  • 长笛

    读音:cháng dí

    繁体字:長笛

    短语:口琴 短号 军号 单簧管 长号 小号 萨克斯管 法螺 风笛 双簧管 萨克管

    英语:flute

    意思:(长笛,长笛)

  • 玉鳞

    读音:yù lín

    繁体字:玉鱗

    意思:(玉鳞,玉鳞)

     1.鱼鳞的美称。
      ▶宋·苏轼《与赵陈冈过欧阳叔弼新治小斋戏作》诗:“主孟当啗我,玉鳞金尾鱼。”
     
     2.借指鱼。
      ▶

  • 胡床

    读音:hú chuáng

    繁体字:衚床

    英语:Huchuang

    意思:
     1.《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