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浣花溪 周邦彦的古诗鉴赏《浣溪沙》周邦彦词作鉴赏【作品介绍】 这首小令是即景抒怀之作,从结句看,所抒写的当是乡情。 【原文】浣溪沙⑴楼上晴天碧四垂⑵,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⑶。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⑷。忍听林表杜鹃啼⑸。 【注释】⑴本篇与《花间集》卷七载孙光宪《浣溪沙》一词用语颇相似,而意境各别,可参看。本篇又见李清照《漱玉词》。 ⑵韩偓《有忆》:“泪眼倚楼天四垂。”⑶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这里“芳草接天涯”句是正用。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莫上最高梯”句是反用。都挺秀明洁,不觉其有辞藻典故。 ⑷这一联新生与迟暮互见。六朝人诗如《春庭晚望》、王僧孺《春怨》都有类似的句子。 注⑴所云孙光宪词亦有“粉箍半开新竹径,红苞尽落旧桃蹊”等句。⑸陈元龙注引李商隐《锦瑟》“望帝春心托杜鹃”;又说:“其声哀怨,不忍听之耳。” 读“忍”为“不忍”,是“不忍”即“忍”,以语促而省字。李中《钟陵禁烟寄从弟》“忍听黄昏杜宇啼”,似较上引义山句更为相近。 【赏析】 这首小令是即景抒怀之作,从结句看,所抒写的当是乡情。 小令不比慢词,没有铺叙,作者复杂的感情,起伏变化的心态,都必须压缩在不长的篇幅里。 因此,语言必须凝炼集中而又深沉蕴藉,才具有感人的力量,这首小令就有这个特点。 作者的立足点是楼上,从楼上看四周,一个广阔的立体空间尽收眼底。 因为是晴天,没有浮云障目,极目远眺,晴朗高旷的碧天,与四周的旷野一同延伸到遥远的地方,无边无际,分不出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浑然一碧,似乎融进了无限浩渺的碧色海洋里,境界开阔。“垂”,能构成人们自上而下的立体空间感,如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旅夜书怀》)就是如此。 “楼前芳草接天涯。”楼前碧色的芳草随着旷野伸向遥远的地方,伸向天涯。 “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在古典诗词中,芳草、春草似乎也和杨柳一样与离别有密切的关系,最早来自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维《送别》:“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白居易诗:“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李后主更进一步把离恨比喻为春草:“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范仲淹词:“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芳草远在斜阳外,其实都与“芳草接天涯”意思相近。周邦彦将前人诗句灵活化用,便成新词。 读着“楼前芳草接天涯”就可以想象他的乡情旅思也随着接天的芳草心驰神往,飞向远在天涯的故乡了。情思绵邈,无限低回。 在这种心情支配下,作者自己告诫自己:“劝君莫上最高梯。”古人的思乡离恨旅愁多因登高、登楼而愈趋强烈,王粲登楼而思故土,杜甫有“花近高楼伤客心”(《登楼》)之叹,范仲淹也告诫自己:“明月楼高休独倚。” (《渔家傲》)欧阳修也体贴对方的心情。劝慰说:“楼高莫近危栏倚。” 上述诸人的诗句、词句都紧接着在下文作了或明或暗的说明。而此词写到“劝君莫上最高梯”,即作为上片歇拍,不多作说明,点到即止,“欲说还休”,含而不露,有委婉蕴藉之妙。 下片写因暮春景色而引起乡愁客思。“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这两句都点明时间特点,说明春天已近迟暮,春天的大好时光已消磨殆尽。春光已逝,客尚淹留,本已不胜惆怅,更何况林外子规还在声声唤“不如归去!”其声凄苦,羁旅之人听了更加引起无限乡思。 “忍听林表杜鹃啼”,“忍听”,实际是“岂忍听”之意。全篇主旨于结穴处点明。 回头再思索“劝君莫上最高梯”的原因,恍然大悟,原来也如柳永的“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八声甘州》)。 上文的碧天、芳草、绿竹、落花等物象对词中主人公情绪上的触媒作用也不言自明了。 这首的主题很普通,无什么特殊处,而作者写来有景有情,景中含情,将广阔的空间与推移的时间交相为用,抒写曲折有致,含蓄委婉。 强焕云:“美成词抚写物态,曲尽其妙。”用来评价这首词也颇恰当。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 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 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2.描写杜甫草堂的诗句有哪些1.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狂父》 唐 杜甫 译文: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无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2.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临江仙》 宋 苏轼 译文:谁怀念李白而想和李白举洒论文呢?是杜甫,他在成都的草堂遥指江东的李白。 3.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人日寄杜二拾遗》 唐 高适 译文:人日这天,我给杜甫写一首诗寄到成都草堂,我在这儿怀念你,怀念我们共同的故乡。 4.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夜宴左氏庄》 唐 杜甫 译文:黑暗中涧水傍着花径流过,泠泠之声盈耳。春星灿烂,夜空犹如透明的屏幕,映带出草堂剪影。 5.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 ——《草堂》唐 杜甫 译文:曾经我离开草堂时,入侵者遍布成都。现在我回到草堂,成都一切安好。 6.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崔氏东山草堂》 唐 杜甫 译文:玉山上的草堂安静闲适,清爽新鲜,我甚是欢喜。 7.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早秋山居》 唐 温庭筠 译文:近靠山边觉得寒气来得特别早,晴空下的草堂笼罩着一片霜气。 8.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九日酬诸子》清 妙信 译文:没有忘记到东篱下去观赏菊花的约定,带着好酒去那草堂。 9.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草堂即事》 唐 杜甫 译文:十一月在这荒村里建了个房子,这里就只有我的家了。 10.自闻茅屋趣,只想竹林眠。——《佐草堂在东柯谷》唐 杜甫 译文:一直听闻草屋的乐趣,十分想在竹林里休憩安睡。 3.杜甫在浣花溪赏春光时做的诗 共杜甫“在浣花溪畔”诗两首:《堂成》《江村》 在浣花溪畔 759年12月,杜甫一家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成都。开始,他们寄居在寺庙里。第二年春天,在亲友们的帮助下,诗人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造了一间茅屋──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杜甫草堂。在远离战乱中心的成都有了这样一个住所,诗人一家总算暂时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堂成 这首诗作于760年春草堂建成之后,诗人因事命题,故曰“堂成”。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背郭堂成荫白茅〔背郭〕背向成都城。这说的草堂的位置。荫白茅,用白茅覆盖屋顶。,缘江路熟俯青郊〔缘江路熟俯青郊〕(屋前)是他所熟悉的沿江大道,可以俯视青青的郊野。 林碍日吟风叶〔(qī)林碍日吟风叶〕茂密的林挡住了阳光,树叶在风中簌簌作响。,蜀中多此树,易成而可薪。吟风叶,风过叶吟。吟,指细微的响声。,笼竹和烟滴露梢〔笼竹和烟滴露梢〕竹林里弥漫着雾气,竹梢上的露珠不断地往下滴。笼竹,即竹丛、竹林。和,带,引申为弥漫。滴露梢,露从梢滴。 暂止飞乌将数子〔暂止飞乌将数子〕飞乌带着几只幼雏暂时栖止在这里。将,带。,频来语燕定新巢〔频来语燕定新巢〕形容燕子不断地叫着,飞来飞去,在草堂的梁上筑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①〔时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意思是别人不该把这间茅屋比作扬雄的草玄堂,诗人也无心为此作辩解。草玄堂故址在成都少城西南,跟杜甫浣花溪的草堂相距不算很远,汉代扬雄在此著《太玄》,曾有人嘲笑他,他因此写下《解嘲》一文,为自己辩护。杜甫引用这个典故,意在表明自己没有扬雄那样的宏愿。 江村 这首诗作于760年夏。江村,江边的村子。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外复何求。 清江一曲〔清江一曲〕弯曲的清江。清江,指浣花溪,时值夏季,溪水清澈。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事事幽〕各种景物都很幽静。事事,指以下诸事,即梁上燕、水中鸥、下棋、钓鱼等。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棋局〕棋盘。,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但有故人供禄米〕只要有老朋友供给粮食。但,只。故人,仇兆鳌认为指的是当时剑南节度使裴冕。禄米,即俸禄、食禄。杜甫已休官,不再有俸禄,但却有做官的朋友以禄米相助。,微躯〔微躯〕对自己的谦称。此外更何求? 4.概括浣花溪游全貌的句子十月一日是国庆节,爸爸妈妈告诉我和弟弟一个好消息:“十月二日要带我们去成都游玩三天。”我和弟弟高兴得跳了起来。 当天晚上,我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想着:“爸爸妈妈将带我们去什么地方玩呀?” 十月二日早上,我七点钟就醒来了,快速地穿好了衣服又跑到弟弟的房间把弟弟叫醒。吃过早饭,我们一家就上路了。 坐在汽车上,我看见公路两边的树叶黄了。哦,秋天来了!我仿佛看见秋姑娘正对着我们笑呢!大约一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成都,只见街道两边挂着许许多多的灯笼、彩旗、还有庆祝国庆的标语。 随后我们到了这次旅游的第一站:“浣花溪公园。”这个花园是一个五星级的公园,它座落在杜甫草堂的背后。我们是从杜甫草堂的后面进入浣花溪公园的。 浣花溪公园里面左右两边是三苏、三曹。三苏分别是:苏轼、苏洵、苏辙,三曹分别是:曹操、曹 、曹植。我们继续往前走。我发现前面有一条诗歌大道,在大理石地面上刻有很多诗人写的诗,如:曹植的七步诗i,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绝句。。。。。。我还看见了杜甫,李白的塑像。杜甫手上我不知道拿的是什么,一个白白的东西,我想:“是不是拿着一本书呀!” 我又继续往前走,在大道的两旁,有许多诗人的塑像:白居易、王安石、杜甫、杜牧。。。。。。我还和它们照了像呢! 不知不觉中我们在浣花溪公园逛了大约三个多小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才一一不舍地离开了浣花溪公园。今后我要多来这个鸟语花香、绚丽多彩的公园。因为这里有山有水,风景优美,最重要的是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如果有机会,我还要重游浣花溪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