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水的诗句带山名

一、有关山和水的诗句

平都山陆游名山近江步,蜡屐得修行。

奔鹿冲人过,藏丹彻夜明。唐碑多断蚀,梁殿半欹倾。

洞口云常涌,檐牙柏再荣。行逢负笼客,卧听送船声。

平都观范成大神仙得者王方平, 谁其继之阴长生。飘然空飞五云屏, 上宾寥阳留玉京。

石炉丹气常夜鸣, 龙光万柏森年龄。峡山逼侧泯江旋, 洞口福地古所铭。

云有北阴神帝庭, 太阴黑簿囚鬼灵。自从仙都起岩扃, 高霞流电飞伏精。

晖景下堕烁九冰, 塞绝苦道升无形,至今台殿栖岑屏, 隋污唐垩留丹青。上仙怪寄溪如清, 瑶池仙杖纷娉婷。

琅敖赴节锵欲鸣, 我来秋暑如炊蒸。汗流吁气衣枯藤, 摩挲众迹不暇评。

聊记梗概知吾曾。(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南宋著名诗人。

他受禅学影响颇深,故部分诗流露出虚无寂灭的思想。范成大二十九岁中进士,任过秘书省正字,吏部员外郎等职。

南宋年间(公元1175年),范成大任成都路安抚使时,来丰都视察,登游平都观,留题下诗。(注释)(1)平都观:即今“天子殿”。

(2)吏部员外郎:吏部,隋唐以后,中枢(中央)设六部,吏部是其中之一。其职能是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升降、调动、考核等事务。

员外郎,部内分司,司的长官为郎中,郎中以下有员外郎,是郎中的付职。吏部员外郎,即吏部郎中的付手。

(3)屏,古代贵族妇女所乘有帷幕的车。(4)旋,水流回旋。

(5)扃,音卷,门。上闩,关门。

(6)琅敖,古乐器名。(7)玉京:道教称天帝所居之处,也指帝都。

(8)寥阳,指寥阳殿,今称奈河桥。(9)成都路安抚使,南宋时,将全国设十六路,四川当时叫成都路。

安抚使,宋代一官名。题平都山苏轼足蹑平都古洞天, 此身不觉到云间。

抬眸四顾乾坤阔, 日月星辰任我攀。平都天下古名山, 自信山中岁月闲。

午梦任随鸠唤觉, 早朝又听鹿催班。(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但也有些作品表现出保守的政治观点和消极情绪。

宋仁宗嘉佑年间,苏轼考取进士,做过翰林学士。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苏轼自成都去汴京(今开封),途经丰都,写下“平都山”等诗。

(注释) (1)平都山:据《丰都县志》载:“治东北一里。石径萦纡,林木幽秀,梵宇层出。

旧志谓平都福地,紫府真仙之居。汉仙人阴长生、王方平炼形于此。

传麻姑过之有留题绝句。”后人依据苏轼“平都天下古名山”这句诗,渐改平都山为“名山”,一直沿用至今。

(2)蹑:踩、踏的意思。(3)眸:音木,泛指眼睛。

(4)乾坤:《周易》中的两个卦名,指阴阳两种对立势力。此引申为天地的代称。

平都山苏轼山前江水流浩浩, 山上苍苍松柏老。舟中行客去纷纷, 古今换易如秋草。

空山楼观何峥嵘, 真人王远阴长生。飞符御气朝百灵, 悟道不复诵黄庭。

龙车虎驾来下迎, 去如旋风搏紫清。真人厌世不回顾, 世间生死如朝暮。

学仙度世岂无人, 餐霞绝粒常辛苦。安得独从逍遥君, 冷然乘风驾浮云。

超世无有我独存。(注释) (1)峥嵘:高峻貌。

(2)黄庭:指《黄庭经》,道教经名。内容是七言歌决,讲说道家养生修炼的道理。

(3)度世:旧谓脱离现世。(4)逍遥:优游自得貌。

仙都山鹿苏轼日月何促促, 尘世苦拘束。仙子去无踪, 故山遗白鹿。

仙人已去鹿无家, 孤栖怅望层城霞。至今闻有游洞客, 夜来江市叫平沙。

长松千树风萧瑟, 仙宫去人无咫尺。夜鸣白鹿安在哉, 满山秋草无形迹。

(注释)(1)怅望:怅然怀想。(2)萧瑟:树木被风吹指所发的声音。

(3)咫尺:比喻距离很近。平都山留题吕洞宾盂兰清晓过平都, 天下名山所不如。

两口单行人不识, 王阴空使马蹄虚。一鸣白鸟出青城, 再谒王阴二友人。

口口惟思三岛好, 抬眸已过洞庭春。(作者简介) 吕洞宾,又名吕纯阳(793-?),相传为唐京兆人。

唐朝会昌中,两举进士不弟,浪游江湖,遇钟离权授以丹诀,时年六十四岁。曾隐居终南山等地修道,后游历各地,自称回道人,俗传为八仙之一。

还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注释) (1)盂兰:指盂兰盆会,佛教仪式。

每逢夏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为追荐祖先所举行。盂兰盆是梵文的译音,意译为“救倒悬”。

(2)三岛:《汉书.郊礼志上》:“自威、宣、燕、燕昭使人入海,求逢莱、方丈、瀛洲,此三种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后用三岛来泛指想象中的仙境。

题仙都观杜光庭往岁真人朝玉皇, 四真三代住繁阳。初开九鼎丹华熟, 继蹑五云天路长。

烟锁翠岚迷旧隐, 池凝寒镜贮秋光,时来白鹿岩前后, 应许潜通不死乡。(作者简介) 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诗人,处州缙云(今浙江人)人,咸通中举进士不弟,入天台山修道,仕唐为内供奉。

避乱入蜀,事王建父子,官至议大夫,赐呈“传真天师”。晚年隐居青城山,号东瀛子,能诗善文。

(注释) (1)仙都观:即现在的“天子殿”。观宇建宇唐代,唐代名“仙都观”,宋代名“景德观”,也称“白鹤观”、“耀灵殿”。

(2)四真:佛教基本教义之一,指释迦牟尼最初说教的内容,即苦、集、灭、道四谛。按经解释,“谛”。

二、找十句有山名的古诗和诗句有河流名

关于山名的诗句: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关于水的诗词: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望岳【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森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作者】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三、关于山和水的诗句各5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循役朱方道路》)

“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游沈道士馆》)

“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泛永康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四、描写山水的诗句(写明诗人和山、水的名称)

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1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2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21、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22、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23、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2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吴均《与朱元思书》) 25、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27、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宋•苏轼)28、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29、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唐•李白)30、初惊银河落,半洒云天里 (唐•李白)32、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33、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明•罗贯中)34、水万物之本源也 (春秋齐国•管仲)35、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战国赵国•荀子)36、源清流洁,本盛木荣 (汉•班固)37、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查慎行)38、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39、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4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41、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42、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王维)43、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45、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4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47、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56、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呤》57、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陆游《后赤壁赋》58、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59、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60、百川沸腾,山冢碎甭。

高谷为岸,深谷为陵。 《诗经》6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 王维 《汉江临泛》6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6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64、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6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6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6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五、古诗中带有“山”和“水”的诗句有哪些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释义: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2、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释义: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

青螺。

3、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柳宗元《早梅》

释义:想折一枝寄赠万里之外,无奈山重水复阻隔遥远。

4、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柳宗元《始得西山宴

游记》

释义: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

别。

5、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释义:我是天宫里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赋予我狂放不羁的性格。曾多次批过支配风雨的手

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云,借走月亮。

6、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王勃《咏风》

释义:当红日西下,大地山川一片寂静的时候,它又自松林间吹起,响起一片松涛声。

7、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孟浩然《自洛之越》

释义:去吴越寻觅山水,厌倦洛阳京都满眼的风尘。

8、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白居易《冷泉亭记》

释义: 东南地区的山水胜景,余杭郡的最好。

9、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

释义:被千万层山水阻隔使书信来往间断,今日忽接到你寄来的诗,难得你爱怜我在梦中还打

听我。

10、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释义:黄昏和清晨的天气变换,山水之间的景色如同清灵的光芒。

六、关于山,水的诗句,或是词句

王维在隐居辋川时,曾创作了一批精美的山水诗。

他自编为《辋川集》,收入他和友人裴迪互相唱和的五言绝句各二十首,内容主要是描写辋川别业附近的风景,抒发隐居生活的情趣。先看其中的《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寂静的山涧里,辛夷花自开自落,自生自灭,不假外物,不关世事,也无人知晓。

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也是诗人王维主客观契合一体的独特意境,简直就是佛家空无寂灭观念的象征境界。所以明代文论家胡应麟说,此诗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诗薮》内编卷六)王维在这里所创造的意境,生于象外,是一种诗境与禅境的合一体,它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取得这种艺术成就,不能不说是得利于他对佛学的钻研及佛教思想方式的熏陶。

王维被后人称作“诗佛”。他早年即相信佛教。

母亲崔氏持戒安禅三十余年。王维和弟弟王缙“俱奉佛,居常蔬食,不如荤血”(《旧唐书·王维传》)。

王维于31岁时,妻亡不再娶,孤居一室,屏绝尘累,“迥无子孙”(《责躬荐弟表》)。他还撰有多篇有关佛教的诗文,对佛学有较高的造诣。

在唐代的佛教流派中,王维信仰的是禅宗,而且主要是信仰南宗禅。南宗禅是佛教思想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的那套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为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提供了最新的最完备的处世良方。

而南宗禅的某些修持方法,又和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有相通相似之处。宋代文论家严羽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沧浪诗话》)。

妙悟即是对禅的识见力,也可表现为对艺术的感受力。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

南宗禅讲“顿悟”,常使用形象的表达方式传法,特别强调直觉、暗示、感应、联想在体悟中的作用。王维参禅有得,自然对这种把握世界的方法深有体会。

他把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融汇到人生观中,把宗教情感化为诗思,创造出一种“空”、“寂”、“闲”的诗的意境。禅宗崇尚山林胜景的风格,也对王维自觉地亲近山水,发掘山水的美学价值,具有引导和启示作用。

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这样描写他的内心体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

物我合一而物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融。《鹿柴》也是这样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山里寂静无人,只听见深林里飘荡着断续的人声,一缕夕阳透射在密林深处的青苔上,是那样的恍惚而凄清。

这正是王维所追求的那种远离尘嚣的空寂的境界,虽然孤独,却也蕴藉。清代王渔洋说,王维的这类小诗“字字入禅”,“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蚕尾续文》)。

也就是说,王维的这类山水诗具有禅趣、禅悦、禅味,言有尽而意无穷,传达出了禅的意蕴。自然,也就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独特品味。

王维并不一定只到渺无人迹的所在去寻求禅意,他也把眼光射向茫茫大千世界,射向热闹的农家生活: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新晴野望》一场春雨,洗涤尘垢,景象一新。农事正忙,人和景物都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

“白水”二句把近景和远景组成有层次的画面,水色明亮,峰峦碧翠,光和色的对比十分和谐。表面上,我们看不出这首诗的禅意。

实际上,那场春雨多象是佛家净瓶倾下的圣水,把万物洗涤得明净空灵。只不过万物把禅境和诗境融会得太妙了,他并没有让禅理压倒诗趣。

当然,我们关注的是那种对农家生活的赞美之意,欣赏的是山水美的灵光,而不必孜孜求其禅理。王维是一位诗歌、音乐、绘画、书法兼长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其言精辟,切中肯綮。

王维是唐代一位有成就的山水画家。他用萧疏清淡的水墨笔法作画,创水墨山水,自成一家,被后人称作山水画南宗的开山祖。

他的绘画强调写意,追求神似,表达主观情致,故“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难可以形器求也。”(沈括《梦溪笔淡》引张彦远语)所以,王维又被称为中国文人写意画之祖。

绘画能得神似,也就有了诗的情韵和意趣,即画中有诗。用这种绘画思想去凝视自然山水,发为咏叹,造境入诗,必然诗中有画的神韵。

王维在绘画、音乐、书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艺术素养,使他在诗歌创作时,比一般诗人更能精确地、细致地感受到和捕捉到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响以及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并将之诉诸笔端。也更会用辞设色,注意诗歌音调的和谐。

诗中有画的意境,诗中有音乐的流畅,诗中有书法的变化。这样就无形中形成了他独有的“诗中有画”和“百啭流莺,宫商迭奏”的诗歌艺术风格。

我们在欣赏他的山水诗时,应紧紧把握这个特色。王维善于概括地抒写雄奇壮。

七、描写山的诗句带山名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浮沉任名路,窥仰会无缘。-——谭铢:《全唐诗》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

草的诗句 柳丝袅袅风缲探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re:描写山的诗句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八、【含有山穷水尽的古诗带诗名和作者,朝代.】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1125年11月13日(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1210年1月26日(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南宋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市越城区)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