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乡村描写诗句是什么意思

1.描写乡村的诗句有哪些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村居 (清)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小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所见 (清)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2.描写乡村的诗句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采花无处寻。 田家--华岳 鸡唱三声天欲明,安排饭碗与茶瓶。

良人犹恐催耕早,自扯蓬窗看晓星。 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有约--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西江月--辛弃疾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描写乡村的诗句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采花无处寻。

田家--华岳

鸡唱三声天欲明,安排饭碗与茶瓶。

良人犹恐催耕早,自扯蓬窗看晓星。

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有约--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西江月--辛弃疾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描写乡村美景的诗要有解释

——白居易《忆江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的邻居黄四娘家繁花似锦,春光烂漫的景象。诗的大 意说:黄四娘的家里栽植的花非常多,连园中的小路都被各种花儿遮住了。 千万朵花儿竞相开放,把花枝都压得低垂了。在花间戏耍的蝴蝶上下飞舞, 总是舍不得离开。自由自在的黄莺在花枝间穿来穿去,非常美丽可爱,啼叫 起来非常悦耳。这诗的特点是动中写静。通过繁花似锦,蝶舞莺啼的描写,表现了诗人 对大好春光的赞颂和自己此时的欢愉心情。 答案补充 是描写乡村美景或描写乡村生活的诗句传统诗的绝句是“起承转合” 第一句“起 ”第二句“承” ,所以一二两句都是写景 “起承”一般都是写景“转合”才写心情或感悟

5.描写乡村景色的诗句有哪些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释义: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释义: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 鼎《村居 》

释义: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4、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王建《雨过山村》

释义: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

5、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释义: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6、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释义: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7、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释义: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8、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释义: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9、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来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春景》

释义: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10、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

释义:(不知不觉)池塘已经长满了春草,园中柳条上的鸣禽也变了种类、换了声音。

6.描写乡村的诗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

①子规——布谷鸟。

②才了——刚刚做完。

【译文】

一条小河中流淌在碧绿的山间,

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地歌唱。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

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